位置:
首页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濮阳市:“五治”融合 筑牢现代乡村治理根基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濮阳市:“五治”融合 筑牢现代乡村治理根基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6-17 浏览:1889 次

在濮阳市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的村室里,悬挂着两条威武的百米长龙造型。“它们参加过有关春节晚会的演出,代表着我们村勇攀高峰的精气神。”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常更立自豪地说。

在这个村里,整洁的院落街道、丰富的文体活动场所、健全的福利保障机构……也印证着这种精气神。

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常更立带领村干部重温入党誓词 资料图

“精气神哪儿来的?是村‘两委’班子这么多年坚持抓治理抓出来的。”常更立说。近年来,西街关村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坚持以“五治”融合筑根基,以产业发展固根本,形成了乡村治理的良性发展循环。

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法治宣传示范点”“全国无邪教示范点”“全国敬老模范村”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国家、省市荣誉120余项,连续20年没有一例上访事件,也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案事件。

政治强引领

“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支部。”已经当了42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常更立坚信,党建引领能产生聚合力。

该村党支部通过多年的常态化主题党日、支部学习培训,抓实党性教育;采取“党建+民情图”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由205名党员分包635户群众,要求每名党员对所分包的群众情况了如指掌,全面履行好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成立了一支40余名党员组成的义务巡逻队,每天分3班开展治安巡逻。

在西街关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群众齐心协力发展集体经济。如今,该村集体固定资产约2.3亿元,村集体年收入达500余万元。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村民们带来了免费的电视和网络、按月供应的粮食和水电费补贴、每年100余元的医疗保险和年底村民分红等红利,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自治促和谐

“村里的钱怎么花,群众来当家;村里的事怎么办,群众说了算。”西街关村的村民把该村的村务管理制度写进了唱词。

该村实行“四议两公开两监督”制度,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定期开会,对村务、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招投标、建场馆、搞活动……只要是关系村集体的事,都向村民公开,征求村民意见。”常更立说。

在今年5月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该村需要志愿者20名,结果报名开始后1个小时就来了60多人。“村民都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能不上心吗?”村民韩甲义说。

在南乐县城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中,该村多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向村民们讲法律、讲政策。最终,全村635户15天全部拆完,没有发生一例上访事件。

法治护平安

“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确保村子稳步发展。”深知法治重要性的常更立在村里的大小会议上,都会号召村民们学习法律知识。他自己更是经常找各类基层的法治案例进行学习。

西街关村每个村民小组党员的学习笔记中都有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知识内容。“村干部必须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村里的内外事务都不能违法。”常更立说。

为增强全体村民的法律意识,该村邀请法律顾问每月开展法律培训和宣传活动;组建“五老调解队”,依法依理调解矛盾纠纷。村民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遇到事都会主动找村里的法律顾问咨询。“懂法了,就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违法。违法的事,坚决不干。”村民们说。法治的氛围成了西街关村平安稳定的“助推器”。

德治润民心

星级评定、“红黑旗”管理……一项项公开的制度对应管理的是村民们的日常道德琐事,如邻里纠纷、婆媳关系、街道卫生等。常更立说:“村规民约就写在村室的墙上,这是全村村民一致通过的。谁违反了村规民约,就会被取消村民福利待遇。”

围绕村规民约,该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每年组织开展晒被子,给老人洗脚等爱老敬老活动;定期评选“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组建舞龙队、龙舟队、腰鼓队等20余个文体团体……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村民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村里形成了激浊扬清的社会氛围。

智治赋效能

通过西街关村的视频监控平台可以看到,68个高清摄像头不停地“巡逻”着村里的公共区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监控值班员就会通知巡逻队员到场。“之前,有个人在外边偷了东西从村里路过,被监控员发现了异常。巡逻队到场一问情况,那人当场露馅儿被抓。”村民们说,摄像头是村里治安的“千里眼”。

该村自主开发智慧信息平台,将村情村务、便民信息、荣誉榜等在村室全面公开,随时可查;建立QQ群、微信群,村民有事随时可以找到村干部,实现了村务智慧管理与村民需求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