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政法机关动态】

【政法机关动态】

来源:三门峡政法 发布时间: 2022-12-05 浏览:792 次

灵宝市法院

10万元纠纷“指尖”化解!

“@原告,自动履行完结了。”“你们工作能力强 @杜秋平法官。”11月30日,灵宝市人民法院速裁七组通过组建微信群的方式,实质性化解一起租赁合同纠纷。微信群里,当事人对承办法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予以认可和点赞。

郭某在中铁七局一公司三淅高速灵卢二标段承建桥梁,租赁刘某的吊车。双方经结算,郭某尚欠刘某租赁费12.66万元。刘某经多次催要未果,于2022年11月16日将郭某起诉至法院。

该院速裁七组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杜秋平通过阅卷,发现该案事实清楚,原告刘某要求租赁费证据充分,被告郭某履行义务明确,遂决定先行调解。承办人第一时间与被告郭某电话沟通,了解到被告因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困难、出行不便,同时迫于财产被保全的压力愿意支付部分租赁费。随后,承办人向原告转述了被告付款的诚意,希望双方互相理解。经过承办人多次沟通,最终,双方于2022年11月23日达成一致调解协议:被告郭某于2022年11月30日前支付原告租赁费10万元,该纠纷彻底了结;若被告未按期履行,还需向原告支付违约金2万元。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一幕。

以“钱”抵物 用“心”执行

“谢谢法官,终于了却我和家人的一块心病,我代表全家谢谢你们……”11月29日,在灵宝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的见证下,申请执行人李某作为儿子李某国的亲属代表,领取全部执行款后,向法院执行干警连连表示感谢。

2013年11月2日,李某国在二手车市场购买一辆东风雪铁龙轿车,购买后不足一月,张某以与李某国存在经济纠纷为由强行将车开走,此后经多次追要未果。2017年5月,李某国因病去世。李某国的父亲、妻子、儿子和两个女儿共计五人成为李某国法定继承人,继续向张某追讨车辆,但依然没有结果。最终,李某国的父亲、妻子、儿子和两个女儿作为共同原告向灵宝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返还车辆。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张某支付除李某国借款以外的车辆差价款23500元。判决生效后,张某迟迟未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义务,李某国亲属五人遂向灵宝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该院速执一组干警依法向被执行人张某送达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对张某采取纳入失信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措施,并通过网络查控查询张某名下财产,但张某本人一直联系不上,且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一度陷入困境。后执行干警经多方查询,发现张某在民政部门有登记结婚,按照法律规定,夫妻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为便于查明案件财产情况,该院依法对张某妻子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冻结。迫于压力,张某主动联系执行干警,李某国的父亲作为亲属代表领取了全部案款。至此,一起物权纠纷案顺利执行完毕。

渑池县法院

耐心普法促结案

近日,在渑池县法院执行干警的耐心普法下,一起抚养费纠纷案的代理人通过微信转账收到案款8000余元,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2020年12月2日,原告的母亲王某某和被告张某在渑池县民政局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约定原告张某某由母亲王某某抚养,抚养权归王某某,被告张某每月承担抚养费1500元,每月15日前汇至王某某指定账户,直到张某某学业完成为止。截至2021年12月2日,被告共支付抚养费9000余元,剩余费用未付。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张某支付张某某抚养费8000余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经查询,未发现张某有可供执行财产。张某常年在外务工,居无定所,加上疫情原因,执行工作难度加大。执行干警先后30多次通过电话与张某沟通,张某多次保证明天给、后天付,百般推诿,企图逃避执行。随后,执行团队长李晓光带领执行干警赶赴张某家,在当地村委会主任的配合下与被执行人的父亲取得了联系。执行干警耐心普法,张某的父亲当场表示:不支付抚养费是自己儿子张某做得不对,这个抚养费必须给。

执行干警当场联系申请执行人的代理人,双方通过微信转账,由张某的父亲代为转交了抚养费。

义马市司法局

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

线上法治课开讲啦!

近日,义马市司法局法制科科长、市第五小学法治副校长茹媛媛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在义马市第五小学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全力以赴助力学校复学,确保法治教育不掉线、不断档,全校共15个班级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法治课,改变现场宣讲的形式,法治讲师化身普法主播,以钉钉直播课的形式为全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而受用的法治课。宣讲员从宪法基本知识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两个方面,通过法律法规解读,结合身边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普及了宪法的意义、地位以及宪法日等知识,并为大家讲解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预防违法犯罪,学会自我防护。

此次线上法治课是义马市司法局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的一次新探索,特殊时期特殊的开课方式,真正实现了法治教育走进校园、走进家庭,筑起了复学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为学校顺利复学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