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书写“三零”平安创建优异答卷

书写“三零”平安创建优异答卷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2-16 浏览:668 次

    

   

    春节刚上班,义马市公安局千秋派出所所长平朝辉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辖区的村里。访民情、解民忧,严格落实所长“一日三见面”、社区民警辅警登门入群制度,提升“一村一警”工作,防范化解风险,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在该所已成日常。这也是三门峡市全面深化“三零”平安创建、增强群众安全感工作的一个缩影。

    “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创建,旨在以平安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创建为切入点,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着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自“三零”平安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紧扣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这一主线,聚焦“三零”平安创建具体任务,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2月1日,我市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为“2022年度全省‘三零’平安创建工作表现突出的省辖市”。2022年,全市“三零”村(社区)创建达标率87.67%,“三零”企事业单位创建达标率99.39%。所辖6个县(市、区)和1个示范区、1个经济开发区“三零”平安创建工作全部达标,全力保障了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会议、活动期间安全稳定,实现了“五个不发生”,交出了令群众满意的答卷。

    以科学决策为支撑

    提升平安建设整体水平

    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平安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平安三门峡”建设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三门峡”建设。

    2021年9月,三门峡市第八次党代会将“三零”平安创建写进工作报告,并进行全面部署。2022年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推进会,对“三零”平安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解决问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科学精准研判。始终坚持问题导向,2022年年初,我市以县(市、区)为单元,对上一年各地一审民事案件、刑事治安案件进行调研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为全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指明工作重点。2022年9月,我市委托第三方开展2022年度全市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调查,为平安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借鉴,确保有的放矢、务实高效。从2022年6月1日至9月中旬,聚焦社会面管理和十类涉稳风险、六类矛盾纠纷、五个领域安全隐患以及十类重点人员,在全市部署开展“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百日行动。行动期间,全市刑事发案率和治安受案率分别同比下降34.46%、34.87%。从2022年11月中旬至2023年年初,聚焦重点场所和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在全市开展“平安守护”百日行动,进一步强化群防群治,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强化保障,落实责任。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市平安建设工作进行季度暗访考核,现场打分签字确认,现场交办问题清单,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督促限时整改。市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季度共对1600名优秀网格员、优秀调解员进行了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单位进行通报,实行挂牌督办。同时,先后举办全市“三零”平安创建理论宣讲暨平安建设培训班、全市政法委员暨平安建设工作培训班、全市党的二十大理论宣讲暨平安建设培训班。此外,在《三门峡日报》、三门峡广播电视台设立“三零”平安创建专栏、“三零创建书记谈”系列报道等,共刊发40余个专题版面、120余篇文章。组织开展以“喜迎党的二十大、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三门峡”为主题的短视频大赛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20个、优秀组织单位5个。

    以“四个专项”为引领

    强力推进“三零”平安创建

    开展矛盾纠纷控增量。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全市投入各方力量64.82万人次,排查369.55万户次,走访803.72万人次,矛盾纠纷化解率95%以上。我市“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多次得到省委政法委通报表扬。探索“110+网格化”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全市公安110指挥平台推送网格化平台的涉婚恋家庭纠纷警情全部妥善解决。

    开展信访问题去存量。对未化解的信访案件,逐一建立台账,一案一策,建立健全领导包案、研判调度、约谈提醒、挂牌整治等制度,已化解存量信访案件790件。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我市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全省通报表扬。

    开展诉源治理化纠纷。市、县两级人民法院与同级综治中心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矛盾纠纷调解组织,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市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1.57%,比全省均值低19.29%。

    整治多发性犯罪。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网络电信诈骗以及涉及民生的多发性犯罪作为打击重点,进一步提升打击质效。刑事、治安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1.9%、18.7%,盗抢发案下降23.42%。

    以专项行动为牵引

    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治理

    开展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立足“精准化防控+精准化宣传+精准化压责”,对全市电诈案件发案实行日通报、周排名,对电诈案件高发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电诈案件大幅下降,发案数、群众受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40.49%、51.1%。

    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维护老年人利益为根本,精细化排查、专班化推进、精准化宣传、常态化督导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一本四化”模式得到省专项办充分肯定。

    开展严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专项行动。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逐人建立台账,强化服务管理,在全市各村(社区)坚持基层干部、民警、网格员每周走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监护人,全方位服务管理。我市多年未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

    落实“护佑未成年人”专项行动。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凝聚“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合力,扎实开展“护佑未成年人”专项行动。建立会商研判、隐患排整、安防宣教、护校巡逻、未成年人保护“五联”机制,开展“护苗”行动,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排查,消除708个涉校安全隐患,关停约谈校外培训机构235家;建成“青翼家园”工作阵地8个,开展个案咨询210人,积极为广大家长和青少年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服务等;开展“爱在崤函 干警妈妈护成长”儿童结队关爱活动,全市政法系统招募“干警妈妈”606名,构筑留守儿童安全防护网。市平安办对各县(市、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导。全市未发生未成年人溺亡事件。

    强化铁路护路工作。推进“四同”工作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协调解决涉铁安全隐患;集中排查化解涉铁隐患苗头、不安定因素、铁路沿线存在的突出治安和安全隐患200余个。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我市铁路护路工作得到全省通报表扬。

    持续提升“雪亮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69亿元,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监控、重点场所监控、乡村治安监控及人车卡口等“雪亮工程”项目,着力提升点位在线率、出图率、经纬度采集等资源质量。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含教学点)学校大门口设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安装率和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安装率均达100%,全部与公安机关联网,实现了校园“雪亮工程”全覆盖。

    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在全市村(社区)建立“五员”队伍,即法治副书记852名、一村(社区)一警1418名、调解员4624名、网格员1.27万名、法律顾问439名,实现了全覆盖。“五员”队伍围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法制宣传教育、治安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整治等开展工作。开展“红袖标”平安志愿活动,4.5万余名平安志愿者在平安建设和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础作用。

    扎实推进“平安法治星”创建活动。对照创建标准,逐条分析、逐项研判,并围绕创建标准,建立专班,压实责任;组织村(社区)干部和“五员”队伍进村入户,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重点人员、风险隐患、安全漏洞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化解整治管控;全市争创“五星”党支部的19个村(社区)作为全市“三零”村(社区)样板,市、县两级政法委、平安办多次深入村(社区),了解关于“平安法治星”争创工作情况,在打造“精品”上下功夫。

    提升基层服务管理实效。倾力打造市域“综治中心+网格化”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规范运行,将网格化、信息化手段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网格员线上“小灵通”,主动进入群众、业主、村(居)民微信群;线下“铁脚板”,下沉到网格、小区、楼院、住户,充分利用群防群治力量,排查、搜集信息,及时上报。建立线上问题上报、受理分派、联动处置、情况反馈、核查结案闭环处置流程。网格员上报涉及民生诉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1.6万件,村级妥善处置率达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