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以案释法】官司输了!竟是“表情包”提供的证据!

【以案释法】官司输了!竟是“表情包”提供的证据!

来源:三门峡政法 发布时间: 2023-03-15 浏览:683 次

表情包

在微信聊天时

大都用得很普遍

但你可曾想过

表情符号也有可能

成为“呈堂证供”

请看周口法院审理的

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

 

某救援公司先后7次

出车救援某汽车公司

汽车公司林某向

救援公司黄某发微信

“支付救援公司3.7万元救援费后

双方彻底清账

此前所有协定全部作废

无异议请回复同意”

并当即以微信转账方式

支付黄某3.7万元并被黄某接收

黄某回复“保佑”()表情

林某回复“握手”()表情


后救援公司以汽车公司
拖欠3.7万元救援费未结清为由

将其诉至扶沟县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

本案争议焦点为

双方账目是否已经结清

从林某和黄某

双方微信聊天回复看

林某微信转账3.7万元后

黄某回复“保佑”表情

该表情日常生活中

用来祈祷、祝福

或表示感谢、感恩等

后林某回复“握手”表情

该表情通常代表有同感

表示友好、赞同对方意见想法


根据日常交流习惯和

聊天语境综合分析判断

黄某对“救援费全部结清”

表示认可

根据《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之规定

债务已经履行的

债权债务终止

判决驳回救援公司的诉讼请求

二审周口中院维持原判

 

网络聊天使用表情符号

有利于网络交流的

情感化、趣味化和简约化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文字难以表达的情绪态度

但不当使用会导致消极结果

衍生出纠纷、侵权

甚至违法犯罪等

诸多法律问题


提醒广大网友

网络语境下

使用表情符号需谨慎

对于表明态度的

关键信息应尽量准确、公认

或者使用文字、语音形式进行表达

并保存证据

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