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以来,按照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副省长、公安厅厅长顾雪飞关于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把风险矛盾化解在基层,着力解决“靠天吃饭”问题的部署要求,周口市立足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各类潜在矛盾风险点多等现实特点,以“三零”平安创建为载体,以淮阳区公安局为试点,深化“一村(格)一警”战略,聚焦重大矛盾超前排查化解,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通过近一年的试行,周口市淮阳区公安局创新推动社区警务网格与疫情防控网格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十类重大矛盾纠纷主动发现、调处管控机制,坚持大概率思维防范小概率事件,实现各类风险隐患超前处置、精准拆弹。
2022年8月1日,河南日报在第8版以《聚焦重大矛盾主动发现着力破解“看天吃饭”难题》为题,对周口市淮阳区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经验做法进行了专版报道。
全文如下:
聚焦重大矛盾主动发现 着力破解“看天吃饭”难题
——淮阳区以重大矛盾主动发现深化基层治理的探索
通讯员 方化祎 李昊 王丽
七月的一个下午,烈日炎炎,周口市淮阳区王店乡朱庄行政村,派出所民警小赵正在梁某家中与其儿子拉家常,这已经是民警第七次到梁某家走访了。2021年10月,梁某与邻居田某因排水纠纷引发矛盾,两人冲动之下喝农药自杀,造成一伤一亡。两家人手持铁锹农具对峙互要偿命,局势一触即发。
收到治安信息员发来的消息后,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现场,控制住局面。立即协调王店乡政府、民政所、司法所、妇联等多部门组成调处小组,多次前往双方当事人家中耐心沟通调解,并协调帮助解决双方家庭困难,历时20余天,促成双方最终达成和解。随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朱庄行政村的驻村民警和辅警,每月都要到梁某家走访一次,拉拉家常,询问情况。
一次成功调解,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这仅仅是淮阳区公安局成功调处重大矛盾的一个缩影。2021年7月以来,周口市淮阳区公安局紧紧围绕如何破解“看天吃饭”问题,立足下“先手棋”、打“主动仗”,以“三零”平安创建为载体,建立十类重大矛盾纠纷主动发现、调处管控机制和“社区民警管片、专职辅警管村、网格员管点”的三级管理模式,广大基层民辅警、网格员走村入户,依托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撬动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真正做实“一村一警”,促成了千家万户的和谐,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通过一年试行,淮阳区排查化解典型矛盾纠纷510起,化解率100%,因矛盾纠纷引起的治安、刑事发案率分别同比下降45.6%、36.8%,150万人口大区实现命案零发生,暴力犯罪同比下降88.2%,新发信访案件在全市最低,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
聚焦主动发现 让矛盾纠纷消解于未然
行政规划面积为1334.56平方公里的淮阳区,户籍人口达149.5万,是个典型的人口大区,农业大区。人口多,事就多,各类矛盾纠纷更为复杂多样,特别是一些家庭矛盾、情感纠葛、“五失人员”等问题隐患极具隐蔽性且极易引发重大刑事案件或个人极端案件,成为一个个隐形“炸弹”。
不能等着矛盾“找”上门,要沉下身子主动找“矛盾”。但如何及时发现、及早化解,把各类风险矛盾处置在“爆雷”之前,成为摆在淮阳区公安局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经过深入探讨,结合当前社会稳定形势,淮阳区党委决定从聚焦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防重特大案事件入手,着力破解“看天吃饭”的问题。在淮阳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王乾辉带领下,党委班子成员走遍了辖区所有派出所,与基层民警、乡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与相关局直警种研判引发各类重特大案事件的概率,最终从全国200余起群死群伤命案、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和500多起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事件中,分析梳理出十类重大矛盾纠纷类型,即有较深家庭、家族矛盾的,因家庭暴力多次报警的,起诉离婚后仍有较深矛盾的,因婚外情引发矛盾激化升级的,因彩礼问题引发较深矛盾的,因邻里纠纷引发刑事处罚、释放后仍有较大矛盾的,因信访问题有强烈异常反应的,与村干部有较深矛盾的,因矛盾纠纷引发服毒自杀的,“五失人员”扬言报复社会、有明显暴力倾向的。
为及时发现掌握、超前处置这十类重大矛盾纠纷,淮阳区分别构建主动发现的固定渠道:由社区民警、专职辅警日常入村入户,开展多轮次的走访排查发现;由治安信息员借助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发现异常情况主动报告;由公安机关各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研判梳理异常警情、异常信息、异常案件发现线索,并分类分级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处管控,同时作为全区公安机关“一村一警”的日常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手段,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超前处置转变。
为了提升重大矛盾化解成功率,淮阳区公安局还建立了“红、黄、蓝”三级评估调处制度,对发现的各类重大矛盾纠纷信息进行分析研判,风险等级高的标为“红色”,协调多方力量重点关注解决;经过一段时间调处,尚在可控范围的降级为“黄色”,持续化解;化解结束的降级为“蓝色”,日常予以关注防止出现反复,直到矛盾完全化解。
“我们实行跟办制度,以不化解不销案为原则,对每起重大矛盾纠纷实行一案一议一台账,明确分包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全程跟踪督办,直至彻底消除。对涉及法院、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的问题,邀请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对于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立即上报属地政法部门,归口推送相关部门并协同调处。”淮阳区公安局副局长许明伟说。
创新警务机制 6415名网格员变身治安信息员
淮阳区实有民警520人、认证辅警429人,而淮阳约有150万人,467个行政村,其中下村的民警达不到一村一名警察。据介绍,一名专职辅警平均要管1.5万人左右,如果没有基层其他力量的有力支撑,工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何破解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一村一警”工作阵地不实的问题,淮阳区做了大量的调研,深刻认识到:“一村一警”作为全国公安机关品牌之一,从2014年开始,一张蓝图绘到底,时至今日,这张品牌想进一步擦亮,必须与“枫桥经验”有机结合,在真正做实上下功夫,在创新工作机制上做文章,让专职的专业的人干,让专职的人有明晰具体的事干。
结合“枫桥经验”,淮阳区公安局党委想出了延伸“一村一警”的办法,就是按照“1+1+N”原则,即“1”名社区民警、“1”名专职辅警、“N”名疫情防控网格员,建立“社区民警管片、专职辅警管村、网格员管点”三级管理模式,在过去“一村一警”的基础上,把疫情防控网格员变成公安机关的治安信息员。
疫情防控中,淮阳区公安局敏锐意识到,省市县三级均构建了每30户—50户设置一名网格员的机制,而且多半由村干部和有一定威望的人所担任,在多轮次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拥护。这些网格员遍布全区的角角落落,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定期开展人员排查,对各村的情况非常熟悉,把这支力量组织起来,必能在“六防六促”“三零”平安创建中发挥新作用,成为深化“一村一警”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活力支撑点。
危机也是机遇,如果不能抢抓战机,这支力量仅靠公安机关很难建立。淮阳区公安局紧紧抓住契机,推动区政府出台警务网格和疫情防控网格深度融合文件,由公安机关聘请全区484名网格长、6415名网格员兼任治安信息员,且整个网格员队伍由公安机关负责管理。这是淮阳区公安局做实“一村一警”的关键,也是解决警力严重不足的创新探索。
很快,淮阳区484名网格长、6415名网格员,走上了治安信息员的岗位。这些治安信息员被形象地称为“小灵通”和“包打听”,他们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公安机关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为了让治安员队伍更安心、积极地开展工作,淮阳区出台了一系列治安信息员奖励制度。凡提供重大矛盾纠纷信息,在预防和防范重大案事件和重大命案发案上起重要作用的,给予200元—500元现金奖励;对上报违法犯罪线索帮助公安机关侦破重特大案件的,视情给予奖励;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治安信息员,推荐进当地村(社区)“两委”班子。而且,区委、区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奖励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按照应奖尽奖、应奖必奖的原则予以保障。今年以来,淮阳区已发放奖励金额15万余元,奖励网格治安信息员165人次。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格员的热情得到了极大调动。大量的矛盾和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层出不穷。“哪村夫妻吵架了、谁家地头拌嘴了等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我们治安信息员的大事,我们发现后都会第一时间上报派出所,管片包村的民警、辅警就可以及时处置化解了。”淮阳区郑集乡官路边村的治安信息员禇光明说。
推动警力下沉 100名驻村辅警实现专职化
近期,豆门乡派出所辅警周浩在走访时,听到豆门乡孙营行政村一名治安信息员反映,在与同村村民孙某聊天时,听到孙某要报复豆某一家。周浩迅速找到孙营行政村干部了解情况,得知孙某曾为豆某打工,但一年多来,豆某都没给孙某兑现工资,孙某多次索要无果后认为豆某欺负他。
周浩将此信息报告给豆门乡派出所所长兰晓飞后,兰晓飞感到事态严重,立即赶到孙营行政村会同村干部寻找孙某,却发现孙某已经离开家,不知去向,且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为避免事件失控,兰晓飞立即联系豆某,安排其与家人火速离开住所,在事情解决前暂时不要回家,且尽量不要外出。
“我是豆门派出所所长兰晓飞,我已经知道你的情况,正在帮你协调解决。在问题解决之前,千万不要采取过激行为。要知道一失足成千古恨,要多想想家庭和孩子。”
兰晓飞一方面联系豆某多方做工作,协调豆某同意将孙某的工资结清;另一方面不停给孙某发信息谈心,讲政策、讲法律、讲亲情、讲家庭,经过两个小时的交流,孙某终于打开心结,在电话里嚎啕大哭,表示如果不是民警及时调解、出面解决事情,自己肯定要做出傻事,悔恨终生。
这起矛盾纠纷之所以得到圆满解决,主要得益于淮阳区公安局警力全面下沉、辅警专职化的部署。在淮阳,像周浩这样的100名专职辅警,全部脱离派出所日常工作,改为常驻社区和村里的警务室。这些辅警每天走村串户,走访座谈,收集信息、排查矛盾、化解纠纷、整治隐患、服务群众。每天日均2万步,几乎是淮阳区每位基层社区民辅警的常态,也正是这些扎根基层的警务人员和6000多名网格治安信息员,牢固织起了全区平安建设的“大网”。
建立保障机制 实现“一村一警”从虚化到做实
“淮阳区公安局经验做法,核心就是以建立十类重大矛盾纠纷主动发现、调处管控机制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完善力量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保障下倾,着力解决基层基础工作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好的问题。”周口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元明如是说。
的确,“一村一警”绝不是一村一名警察这么简单,而是要实现每个村都有常态、有效的管控,做实“一村一警”的前提是要让派出所强起来、民辅警专起来、警务室建起来,让民辅警“能吃、能住、能工作”。
淮阳区公安局建立的重大矛盾纠纷主动发现调处管控机制,以小切口解决了大问题,特别是解决了党委政府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难题,有力激发了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公安工作的热情。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作出专题部署,多次深入基层派出所实地调研,提出指导性意见;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区长王献超倾力支持,协调为警务室选址,到警务室指导工作。淮阳区合理布点、高标准新建或提档升级改建打造100个警务室,并优先解决警务室办公经费,推动警务室建设整体提档升级。
淮阳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王乾辉介绍,通过建立重大矛盾纠纷主动发现调处管控机制,他们撬动了整个基层基础工作,全区迅速形成“党政领导、公安主导、多元共建、社会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不仅解决了“一村一警”虚化问题,更解决了平安建设、“三零”平安创建无具体抓手的问题。
特别是淮阳区公安局为助推“五星”党支部创建,全面开展“五星”警务室创建活动,将平安法治星中“三零”平安创建各占一星,软件和硬件建设各占一星,半年一评比,奖惩分明,得到各级党委的普遍认同和支持,掀起了竞相争先建设警务室的高潮,不少村党支部都把最好的房子拿出来做警务室。
对于常驻社区和村庄的专职辅警,则每人发放一辆电动车,每人每月发放500元生活补贴并推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积极协调解决每天用餐问题。同时,在专职辅警入党和辅警层级晋升时给予优先考虑,真正让专职民辅警政治上有待遇、生活上有保障、精神上有激励。
一系列保障、奖励机制激励下,基层矛盾化解的力度更大,老百姓的满意度更高。“以前有了矛盾没人来解决,就是吵、就是打,搞不好就犯法,就得坐牢蹲监。现在不一样了,有啥烦心事、有啥矛盾,不出村就有民警来调和,我们也习惯了有事找民警。”淮阳区白楼镇于庄村村民曹月立高兴地说。
把钱花在刀刃上,把人用到关键处。淮阳区把人力、财力倾斜在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成效到底如何?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以淮阳区西关派出所为例,自去年下半年推行矛盾调解以来,刑事案件下降了40%,治安案件下降了近50%。西关派出所所长毛连见骄傲地说,群众撕扯着来评理的少了,簇拥着前来送锦旗的多了。
2022年6月6日,周口市召开全市重大矛盾纠纷主动发现调处管控工作淮阳现场会,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岳文华在会上提出,淮阳区公安局十大矛调让警民联调与“枫桥经验”得到深度融合,让“一村一警”与“三零”平安创建得以无缝对接,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注入了新动能,闯出了新路子。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当前,周口市公安机关正在全面推进重大矛盾纠纷主动发现调处管控机制,同时强力推动派出所和警务室规范建设,将更加方便群众、贴近群众,更好服务群众,也必将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