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平安周口惠万家,周口平安靠大家。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要求,深入推进“三零”创建、“四治融合”,持续深化“六防六促”等专项行动,平安周口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各县(市、区)政法机关坚持“保稳定促发展”工作思路,平安建设和信访稳定工作成绩显著,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亮点。
今年6月6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岳文华在淮阳区调研重大矛盾纠纷主动发现调处管控工作。
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现场
民警街头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
民警社区走访话安全
回眸我市近年来政法工作奋斗历程,周口政法人一路高歌,民主法治在三川大地上镌刻着深深印记,绽放出灿烂的“和谐花”,结出香甜的“平安果”。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我市深入推进平安周口建设的举措成效、典型经验,聚焦担当为民“小切口”,展现平安建设“大作为”,本报特别推出“谱写平安周口更加出彩新篇章”专题策划,为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周口、法治周口建设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进“三零”创建 打造平安川汇
川汇区以“三零”单位创建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平安川汇、法治川汇建设,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努力实现川汇区委提出的“一区四高五川汇”的奋斗目标,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川汇区人民检察院深入社区开展法治宣传
高起点谋划,推行“三个创新”工作模式。一是创新工作组织架构。先后召开各种会议,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第一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零信访”创建组、“零事故”创建组、“零案件”创建组、问效督导组和信访、应急、公安专班。形成“一办四组三专班+行业牵头”组织架构。二是创新工作推进模式。全区推进“党建+‘三零’”创建,形成“党委抓总、行业牵头、部门主管、主体创建、公众参与、属地管理、市区联动”的工作大格局。三是创新工作管理模式。全区落实区→办事处→行政村(社区)→小区(村民组)四级架构,推进网格长→网格员→小区主任(街道代表)→楼道长(群众代表)工作管理模式,推进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高标准推进,强化“四个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将宣传工作贯穿全过程,纳入平安建设宣传范畴,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发动。二是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将信访维稳、治安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作为“三零”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全面排查、重点排查、深入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全区化解矛盾纠纷250起,稳控3起,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安全感。三是加大市区联动创建力度。川汇区充分发挥“属地管理”和“市区联动”机制作用,将中央、省、市符合创建标准的33家副处级以下驻川企事业单位纳入创建范围。四是加大创建队伍建设力度。配齐配强一村(社区)一格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民调队伍,科学划分361个网格。
长效化落实,狠抓“五个建立”工作机制。即建立“四个责任”“四个落实”“分类管理”“分析研判”“督导暗访”五个工作机制,并成立督导组。截至目前,共召开督导汇报会2次,编发工作简报7期,制定任务分解清单5期、问题清单5期,下发督查通报6期、季度考评结果通报1期,对9个“破零”行政村(社区)下发警示函、1个创建主体单位下发督办函。
西华“小网格”构筑 基层治理“大格局”
西华县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为“无疫”“三零”村(社区)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小网格”构筑基层治理“大格局”。
构建“一个架构体系”。按照“区域合理、无缝衔接、便民利民、相对固定”的原则,以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若干楼院为单位,不断完善划分网格,全县设置四级网格管理架构:一级网格长22人,二级网格长451人,三级网格长2564人,四级网格员7597人,每个网格平均服务30至50户群众,网格划分设置比较科学合理,能够满足现实工作需要。
绘制“一张网格图谱”。以“格”为基础,以“网”为依托,全县绘制一张电子网格图谱,逐级赋能授权,网格图谱包括全县人口数据信息库、四级网格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等。有关人员鼠标一点,就能轻松了解每家每户基本信息、所属网格和网格员情况。通过电子网格图谱使各项业务全覆盖、服务管理无缝衔接,条块力量到“格”、服务管理进“网”,实现“网格化”管理情况“一图清”,做到全县“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打造“一个信息平台”。成立以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人口数据信息库为依托的网格员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截至目前,西华县人口数据信息库已录入96.3万人,其中县域人口52.8万。出台《西华县基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按照“定格、定岗、定员、定责”原则,明确网格员7大项22小项工作职责。
营造“一个浓厚氛围”。围绕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特点,绘制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示意图、网格员公示牌、每家每户便民服务联系卡、工作手册等。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网格员“十项优惠政策”,使网格员政治上能进步、生活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充分调动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人人争当网格员、人人尊重网格员的浓厚氛围,以一个个“小网格”构筑基层治理“大格局”,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
聚力打造“数字乡村” 擦亮平安鹿邑亮丽名片
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2022年3月份以来,鹿邑县充分发挥智治支撑作用,聚力打造“数字乡村”,擦亮平安鹿邑的亮丽名片。以群防群控的方式,组织多家运营商,全面推进“数字乡村”视频监控安装联网上云工作。
打造试点,全面推进。鹿邑县“数字乡村”建设通过试点先行引领,选取4个街道办事处为试点,先行先试,做好总结复盘,梳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点,总结经验做法,继而全面铺开。把全县划分为3个区域,3家运营商统一标准、分类推进,分别与24个乡镇党委、政府,2109个村民委员会签订《“数字乡村”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合作协议》。全县共需安装10520路公共区域摄像头,截至目前,已安装10048路,安装率95.51%,联网上云9896路,上云率98.49%。实施“数字乡村”建设以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群众纷纷表示:“安装这些摄像头后,在手机上就能随时看到家里的情况,在外边打工也不用挂念家里啦!”
完善阵地,搭建平台。鹿邑县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阵地建设,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系统,为“数字乡村”视频监控的高效应用搭建平台。按照省、市最新要求,将政府业务用房改造为鹿邑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投入资金2360万元,构建联网共享体系,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对全县已建成的26个乡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和565个村(社区)研判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完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网格管理,高效推进。将“数字乡村”建设与网格化管理高效融合,确保视频监控覆盖到每个网格,从而构建覆盖全域、统筹利用、灵活服务的视频监控资源共享体系。鹿邑县共划分1294个大网格、10311个微网格,配备1307名专职网格员和10350名微网格员。在全县565个村(社区)中,筛选出571名文化程度较高、年龄较轻的干部作为网格培训员,县委政法委先后举办3次网格化管理专题培训会议,组织县电信公司工作人员逐乡镇开展专题培训。
沈丘探索“五个一”智慧社会治理新路径
今年以来,沈丘县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努力打造“组织架构一‘主’字、社会治理一张网、指挥调度一平台、为民服务一按键、工作机制一闭环”“五个一”模式,探索出一条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会治理新路径。
组织架构一“主”字。沈丘县着力推动网格治理由简单粗放向精细精准转变,根据治理半径、人口密度等因素,优化网格设置,细化网格单位,在300至500户一个综治网格基础上,把30户化为一个微网格,全县共设置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22个、三级网格612个、四级网格1630个、微网格10374个,实现网格覆盖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
社会治理一张网。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为基础,把辖区人、地、物、事、组织等社会服务管理内容全部纳入网格,推动党建网、平安网、民生网、防疫网等“多网融合”“一网统筹”,将疫情防控、平安创建、应急管理、便民服务等事项纳入网格管理事项。
指挥调度一平台。以基层党建、社会治安、应急管理、便民服务、综合执法、综合监督等应用为重点,搭建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进一步打通“数据高速路”,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的平时运行监测、战时指挥调度、综合分析研判、预测预警预防,首批17家派驻单位选派业务精湛、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进驻县社会治理综合政务服务平台。
为民服务一按键。县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联合腾讯集团,依托手机智能终端打造沈政微数字化政务微信应用平台。以综治网格为单位,通过沈政微和微信互通的外部连接功能,组建、迁移居民微信群至平台,形成“网格长-网格员-住户”架构体系,以居民生活网络群架起党群“连心桥”,切实做到“一站式”服务,以“小指尖”促进基层治理大提升。
工作机制一闭环。县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作为社会治理和网格化管理的实战平台,基层网格员通过网格通、沈政微等采集群众各类诉求和问题,按照预设的事件处理“问题采集、生成工单、工单派遣、工单处理、工单反馈、核实结案、考核评价”七步闭环工作法,指挥调度平台统一受理、统一派单,实现多部门54大项162小项事件智能分类和高效流转。
全力推动扶沟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扶沟县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为目标,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凝心聚力,扎实开展“三零”平安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扶沟县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迅速动员部署,组织各乡镇及相关部门明确创建主体,分类建立台账,明确414个行政村、社区,1487个企事业单位为创建主体。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走访”活动、扎实推进“六防六促”常态化、开展“下基层、解民忧、防风险、促和谐”活动,充分发挥“三调联动”作用,依靠网格员、一村一警等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定期全面排查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
齐抓共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扶沟县完善网格划分,规范县、乡综治中心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依托县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建立全县统一的信息化智能化指挥体系,大大增强基层执法力量,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对网格员实行综合指挥、协同调度,深入开展“一村(格)一警”“一村(居)一法律顾问”“一村(居)一支人民调解员队伍”工作,建立“警民一家亲”微信群642个,使基层群众与政府部门在线互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扶沟县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扶沟、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打、防、管、控”为抓手,以“三川守护”“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为突破口,始终对“黄赌毒”“盗抢骗”“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牢记“打击是最好的防范”理念,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形成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为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建设更高水准平安商水
今年以来,商水县坚持把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作为主题主线,加强顶层设计,选准工作抓手,做实网格管理,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体推进“三零”创建、“六防六促”、“四治”融合,走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深化“网格管理”,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商水县创新实践“党员先行、干部联户、切块管理、网格落实”工作法,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社会效能。坚持分区分层分级划定网格,覆盖全域、穿透楼栋、直达户室,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县处级干部全部下沉联系乡镇,县乡村干部全员在岗在位,全县217个驻村工作队651名驻村工作队员就地转化为网格管理工作队,建立网格工作群和服务对象群“一格两群”,定人定岗定责,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向“最后一米”。
推进“四治”融合,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针对群众作用发挥不充分、参与村级事业主动性不强等难题,坚持以群众管理群众的理念,一体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营造出党员干部带头干、乡贤能人领着干、广大群众积极干的可喜局面。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全县595个行政村配齐法律顾问,每个行政村培养5至8名法律明白人。
强化“科技赋能”,重塑基层治理新体系。针对基层治理工作效率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商水县以科技赋能推进治理体系重塑,用数字“软技术”构建基层精细治理“硬支撑”。县级建立社会治理信息管理平台,23个乡镇(街道)建立信息中心,1010名网格长在信息平台上每天分类上传网格内事件信息,严格实行链条式闭环办结机制。坚持以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最大增量,建立村级干部信息化管理平台。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以“六防六促”和网格化管理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三零”创建工作。
“小网格”托起“大平安” 增强平安太康“新动力”
今年以来,太康县以“护航党的二十大、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太康”为目标,以“三零”平安创建为引领,紧盯百姓焦点、找准问题痛点、解决治理难点,创新拓展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以“小网格”构建起“大平安”工作新格局,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太康县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市域治理现代化和平安建设等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实施意见。制订出台《太康县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以人民为中心、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点为突破口,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太康的总体目标,通过基层网格的建立和运行,实现把各种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到网格、把基层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网格。
按照“全域覆盖、分类划分、规模适度、动态调整”原则,各行政村(社区)按照常住人口50户左右划分一个网格,建立横向网格8686个,全部登记造册,并统一进行赋码。层层建立微信联络群,形成县、乡、村、格四级服务管理体系。综合单位职能、行业特点、地域特征等因素,以机关单位、各类学校、养老机构、产业集聚区企业、大型商超、加油站、商业综合体等为基本单元,设立纵向网格437个,明确机关或企业单位负责人(法人)任网格长。
建立双向联系机制,网格员认真做好辖区内居民的信息采集工作,登记好联系电话、工作及现居住地等信息,建立家庭台账,采取主动上门走访、定期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需要。逐户发放网格明白卡,内容包括网格员姓名、联系方式、县乡监督电话等,确保群众有困难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网格员,努力营造“群众有困难,就找网格员”的浓厚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全县网格通APP平台上报事项13708件,办结13708件,网格员登录率和事件上报数、办结率多次位居全市第一。
以打造“太康县特色智慧城市”为目标,投资2120万元,建立县综治运营中心+数据大脑基础平台,全力建好原籍居民、户口不在本地已购置房产的居民、流动人员(临时租赁人员)、租赁房屋业主、外出人口、总人口及网格员等7个数据库,将居民家庭基本信息纳入数据库,为平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信息支撑。
以实干实效为根本 构筑淮阳“三零”创建新局面
为深入开展“三零”创建工作,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创建目标,淮阳区加强“三方联动”,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截至8月底,淮阳区创建主体2201个,其中,村(社区)475个,符合创建标准的407个,占比85.7%;企事业单位1726个,符合创建标准的1693个,占比98%。
淮阳区人民检察院开展防范养老诈骗专项法治宣传
淮阳区推出由区“三零”创建办公室统筹谋划,信访、应急、公安三家牵头单位专业指导,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负责,创建主体具体落实的四个层次管理模式。区“三零”创建办公室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导检查、考评表彰、宣传引导等作用,定期听取工作汇报。信访、应急、公安部门发挥专业作用,成立工作专班,将信访、事故、案件发生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报相关部门,并指导解决。
区信访局建立健全带案下访和定期研判机制,创新“四访两送”工作法,以百村治理、村居巡察、扶贫走访等活动为载体,每月定期两次向县处级领导发送约访下访提请函,按照“四必”方式开展下访督导化解工作。区应急管理局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三管三必须”要求,采取“工作责任压到位、安全宣教传到位、专项整治落到位、源头管控防到位、执法检查严到位、专项督导改到位”六到位举措。聚焦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突出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组织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区公安局坚持用制度促进工作,建立领导分包、通报讲评、专项督办、检查督导、信息报送五项工作机制。
依托“一村一警一连”工作模式,建立分包责任制度。每个乡镇确定4至5名能力强、素质高的民警,每个村确定1名分包辅警,为专职“一村一警”和信息员,配发警用电动自行车,确保工作高效完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作用,采取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与常态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进行排查,切实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群众排忧解难 确保项城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2022年以来,项城市以“零事故、零案件、零上访”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完成了案件、事故、信访同比下降的目标任务。1至8月份,项城市平安村(社区)达标率86.43%,企事业单位达标率97.64%,保障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全面加强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项城市公安局进一步强化社会面管控工作措施,持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水平,完善相应工作预案,统筹抓好警力部署、巡逻防控、应急处置等工作措施的落实。组织警力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加强对医院、广场、主要干道、繁华商业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巡逻盘查,按照公安部“重点部位定点武装执勤、公安特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勤务、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控制力、震慑力,挤压犯罪空间,震慑街头犯罪,严密防范、高效处置个人极端案事件。
在创建“零事故”方面,项城市处级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充分发挥市领导“头雁效应”。项城市委书记赵丹带队调研全市燃气和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赵丹现场进行分析和研判,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项城市长李飞、常务副市长刘娟深入一线调研燃气和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个一”活动。截至目前,项城市处级领导已累计服务指导单位99家,发现安全隐患227处,已整改227处,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
项城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零上访”村(社区)创建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妥善处置本辖区本部门的重点矛盾纠纷,确保项城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镇村(社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组织作用,把“零访村”创建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机制,注重发挥矛盾纠纷调解员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就地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
多举措扎实推进“三零”创建 筑牢平安郸城屏障
郸城县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坚持把“三零”平安创建作为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检验党员干部能力作风的重要标尺,全力推进“三零”平安创建工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零”创建工作,先后召开全县“三零”创建动员会、推进会议,传达省、市会议精神,对全县“三零”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成立全县“三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郸城县“三零”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上下联动、左右互补的工作格局,确保“三零”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属地管理”“行业管理”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工作。坚持把“六防六促”工作与政法干部“下基层”活动、“三零”平安创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实行“清单+台账”项目化管理,落实领导包案、即交即办、跟踪领办、专班专办工作机制,筑牢社会面安全屏障。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以开展“雷霆”系列行动、“三川利剑”集中会战、“亮剑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载体,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行动开展以来,该县共破获刑事案件2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6人,抓获网上逃犯93人,有力维护了全县治安大局稳定。
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治理。全面启动高等级巡逻防控勤务模式,强化显性用警,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巡逻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措施,加大社会面管控力度。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消防大队等县平安建设成员单位,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寄递物流和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活动,严防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