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提醒】河南疾控发布提醒

【提醒】河南疾控发布提醒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5-24 浏览:857 次

“五一假期哪儿都没去,娃儿发烧了,鼻涕流个不停,夜里咳得都睡不了觉。”

“哎,我家小家伙已经输了几天液了,医生说是合胞病毒感染成肺炎了。”

 

最近不少朋友都发现,身边多了不少生病的娃儿,发热、咳嗽、喘息、鼻塞、流涕,去医院检查既不是新冠也不是流感,而是以前较少听到的呼吸道合胞病毒。

 

许多家长不禁会问: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典型症状是什么?如何与新冠、流感区分?今天就带大家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合胞体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肺病毒属(pneumovirus),是引起婴儿肺炎及细支气管炎、儿童发热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原体,还能引起较大儿童和成人的鼻炎、普通感冒等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多流行于冬季和早春,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高危人群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有“冬季婴儿杀手”之称。

 

新冠疫情期间人们通过佩戴口罩、居家隔离、勤洗手等措施来预防病毒侵袭,从而也切断了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导致人群“免疫训练”减少。

 

随着国内疫情有效控制,人员流动性增加,人体“预存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了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反季节流行。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怎么感染人类的?

 

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后排出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通过眼睛、口鼻的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感染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包膜表面蛋白(G蛋白)可以粘附在鼻咽组织、细支气管和肺泡,在鼻咽部复制后感染小细支气管上皮细胞,然后扩展至Ⅰ型和Ⅱ型肺泡细胞。

 

呼吸道合胞病毒潜伏期通常为2-8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症状。

 

大多数患者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低龄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和喘息。极少部分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等,更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可累及呼吸系统外脏器,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区分

 

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一样,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一些细微区别。

 

流感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以39-40℃高热为主,患者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肌肉酸痛和乏力。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一定会导致高热,在大龄儿童和成人中表现为感冒或急性支气管炎,在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中引起毛细支气管炎伴喘息。

 

目前主要用于临床呼吸道合胞病毒诊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

 

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该怎么办?

 

目前没有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大多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病情较轻,尽量居家隔离休息,减少外出,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后病情可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若婴幼儿患者发热持续3天以上、咳嗽喘息明显,甚至有鼻翼翕动、呼吸急促、呻吟、呼吸时胸部凹陷,或有精神不好、烦躁不安、喂养困难或脱水等症状,家长需及时送孩子就医。

 

如何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

 

目前我国尚无上市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易发生家庭传播,易感人群多为5岁以内儿童。在暂无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预防感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打喷嚏时注意遮挡;注意手卫生,不乱摸,勤洗手;在医疗机构就诊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院内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