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法学会专家解读民法典意义及实施:回应时代需求

法学会专家解读民法典意义及实施:回应时代需求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8-03 浏览:5585 次
7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邀请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利明,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孙宪忠介绍民法典及其实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今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据介绍,我国民法典是一部理念先进、体例科学、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的法典。总计1260条,包括总则编和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6个分编。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立法工作者、专家学者的夙愿。”张文显介绍,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法典最重要的创新和最大亮点之一。”王利明认为,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这既是民法典回应时代需求的集中体现,也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民法典在贯彻国家治理方面做了重大更新。”孙宪忠认为,民法典除了要彰显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也要担负起完善国家治理的使命,“比如在物权部分,民法典对国家公共财产秩序的制度保障,完善了国家经济基础方面的法律支撑。”此外孙宪忠表示,在婚姻家庭制度里,民法典也有非常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比如在进入老龄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失独家庭和老人无人赡养家庭的问题,民法典尽量扩大亲属赡养的范围,让老人能有所赡养,同时也让赡养老人的人在遗产取得上也能够有所报答。

张文显表示,民法典从公布到实施,有7个月的准备期。在此期间,立法机关将对同民法典规定和原则不一致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清理,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司法机关将抓紧完善相关民事司法解释,使之同民法典保持一致,统一民法典适用标准。行政机关将以民法典作为重要标尺,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与民法典的有机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