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法学会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信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在民进省委、市政协、市法学会、市妇联会、民进市委的组织关怀和支持下,联合开通“防疫心守护”心理热线,开展线上心理援助公益活动,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录制有关情绪问题疏导、亲子关系提升等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内容的公益小讲座在相关媒体播放,为广大市民的心理健康送去一份守护,为家庭和谐送上一份关爱。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不确定性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压力很大。尤其一线抗疫人员在经历连续多天繁忙、辛苦、高风险的工作后,一些民众在小区封闭或被隔离后,心情惶惶不安,尤其是有些独居的被隔离人员和一些儿童青少年,其恐惧、焦虑、抑郁情绪日渐显现,如果长此以往,有可能逐渐出现创伤后应激综合征,需要及时开展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全省上下众志成城抗疫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民进省委联合民进市委,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民进会员在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作用,依托信阳市法学会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和信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从元月11日起,开通“防疫心守护”心理热线,开展线上心理援助公益活动。
为保证心理援助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确定了招募提供心理援助的志愿者有关要求:一是具备参加志愿者的身体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心公益事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为公益事业做贡献;二具有下列资质或身份之一: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高校心理教师、社会工作者或相关心理工作者;三专职或兼职从事心理相关工作三年以上,有相关经验,遵守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目前已招募第一批志愿者30余名,将为全省市民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线上心理服务,持续传递民进会员抗疫能量,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更好地保证心理服务质量,接听咨询员会进行电话录音和记录,但不会对外透露求助者的任何个人信息。而且,组织市法学会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专家团队成员为志愿者提供线上团体督导。后续招募仍在进行。
同时,信阳市法学会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会组织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社会工作师等会员录制有关情绪问题疏导、亲子关系提升等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内容的系列公益小讲座在相关媒体播放,宣传促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为广大市民和家庭传播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知识,解疑释惑,改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提升家庭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