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打造“零距离”服务平台 提升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水平

打造“零距离”服务平台 提升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水平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7-25 浏览:10542 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解决济源市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方面的问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从2018年九月份,市法学会、市司法局全力打造“济源市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将线下服务延伸到线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打造指尖上的“法律超市”,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务。  

一、推出“六大”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济源市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与泉州法智星公司签订的基于微信开发的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多个模块功能在内的综合性民生法律服务系统,利用平台服务提供商配置全国范围内的法律服务力量,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执业律师引入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济源市本地的社区律师为法律服务提供主体,全国律师资源作为后备支撑,利用律师碎片化时间,实现“手指点一点,法律服务就到身边”的目标,为济源市群众居民提供随时随地的法律咨询服务,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

平台主要特点与功能:

平台功能:平台设计有三大板块:免费咨询、法律服务、普法微活动。其中,法律服务板块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法律人员、法治地图于一体,整合了法律服务资源,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全部上网,供群众一键查找;文字输入咨询、语音咨询等功能能满足不同群众对咨询方式的不同需求;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业务均提供在线实时咨询、在线申请、预约办理。

平台特点一是专业化服务,平台汇聚了包括济源市100多名律师在内的全国10000多名律师所组成的庞大后台法律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

二是无偿性服务,平台咨询律师费用由政府总体打包买单,群众只管提出问题,可以免费追问,不限次数,问到满意为止,不用担心律师收费昂贵的问题。

三是全天候服务,依托微信,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365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无需预约,随时随地,拿起手机,想问就问。每个问题,10分钟内将得到至少3名以上律师的专业解答,解群众燃眉之急。还可以在线申请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业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公益性的法律服务。

四是个性化服务。群众可以按照自身法律需求,根据本地律师的专长、特点,进行综合研判,实行“自主点菜”,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律师。

五是私密性服务,每次提问及回答,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参与解答的律师能看到,网上不显示问题和回答,社会公众和其他人员均无法看到,保证群众想问、能问、敢问。

平台优势一是及时发现热点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直接地了解民生诉求,及时发现群众亟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上级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提高政府公信力。二是有效疏通信访渠道。将群众的诉求导入到法治轨道,从而减轻信访工作压力。三是助推法律顾问落地。有效整合法律资源,引导律师参与到法律顾问工作中,通过平台开展纠纷调解、普法宣传以及法律服务,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无死角。

二、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2018年九月份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为更好的利用和发挥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作用,不断提高掌上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平台逐渐成为百姓大众法律服务需求的好帮手,市法学会组织各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

一是制定推广宣传方案,把推广宣传任务分解到各镇办,集聚区,市直部门,增加群众知晓率二是抓好服务窗口的推广使用,要求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基层调解委员扫码关注,在所有法律服务窗口放置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二维码,在当事人咨询或办理业务申请时,让当事人扫码关注;三是利用节日、集会进行推广宣传,及时将二维码推介给群众扫码关注,细致讲解平台能让群众享受到哪些法律服务,真正实现普及法律知识,传递法治力量,构建和谐法治社会;四是与教育局合作,通过开展知识竞赛、绘画比赛等在线活动增加人气互动,通知幼儿园、中小学安排由老师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进行平台推广,要求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关注公众号;五是和公安、妇联、工会等部门微信公众号进行互推,引导居民关注微信公众号,当居民遇到需要法律服务的时候,能及时获得帮助。

运行以来,关注人数已突破42000,使用人数和咨询提问数量节节上升,已解答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劳动社保、婚姻家庭、损害赔偿、土地建设等各类法律咨询1300余条,群众满意率达100%。已有多人通过平台“法律服务”中的“法律援助”提出申请与法律援助中心取得联系并得到帮助。

在平台运行过程中,市法学会、市司法局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对群众咨询的问题,要求平台律师耐心解答、积极引导,同时还根据群众咨询的大量数据分析总结归纳出老百姓普遍咨询和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搭配案例及当下热门话题整合编辑相关的原创普法文章,根据普法对象的差异,精准推送不同的普法需求内容;增强责任意识,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及时了解掌握平台运作情况,不断完善平台服务;强化科学管理,积极传播网络舆论正能量,及时遏制不良言论的传播,对违规人员及时教育警示,维护平台良好和谐的舆论氛围。

    、不断完善改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为社会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不仅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法治济源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从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情况来看,存在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功能和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的问题,与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市山岭区面积大,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城乡不平衡、结构不平衡等问题突出。在市区遇事找律师咨询请律师代理,较为容易实现。然而,在偏远山区老百姓想得到专业性的法律服务还是存在着很大难度。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将公共法律服务前移到一线,前移到老百姓身边,让老百姓在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找到法律明白人,不仅解决了老百姓法律服务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让老百姓感觉到法律就在自己身边,可有效提升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普及了法律常识,在全市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浓厚的法治环境。

下一步,市法学会、市司法局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平台的完善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平台进行法治宣传,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和实体平台深度有机融合,实现线上线下闭环服务,提供更便捷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有效提升我市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