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被鉴定人吴某因孕足月于2020年9月25日到某市医院住院待产,入院后于9月27日起床时突然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经抢救治疗后,给予行剖宫产,分娩一女性活婴,重4450g。术后因阴道大出血,二次开腹行子宫次全切术,术后抢救治疗未果死亡。
【鉴定过程】
一、病史摘要:
某市医院(住院号:xxx)病历记载:吴某,女,28岁,入院日期:2020年9月25日08时03分,死亡时间:2020年9月27日8时28分。
入院情况:停经40+6周入院,患者一般状态良,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呈单胎足月腹型,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产科情况:宫高38厘米,腹围111厘米,胎方位LOA,胎心音140次/分,预测胎儿体重4418g,肛诊:宫口未开,宫颈容受50%,先露部头,半固定,胎膜未破,S=-3。辅助检查:胎儿彩超(2020年9月22日某市医院):BPD 9.8厘米,羊水指数14.8厘米,胎盘右侧壁 Ⅲ级,FL7.0厘米。
入院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孕1产0 孕40+6周 LOA待产。
诊疗经过:……于9月26日22时30分开始出现规律性腹痛,于27日1时35分宫缩30-40秒/2-3分,胎心140次/分,肛诊:宫口开大2.0厘米,宫颈容受90%,S=-2。患者于1时40分检查后起床时突然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于2时33分剖宫产分娩一女性活婴,体重4450g。……于6时30分恢复自主心跳,立即二次开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病情进行性恶化,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二、尸检记录摘要:
(一)尸表检验:
尸斑呈暗紫褐色分布于体背部及四肢未受压处,指压不褪色,尸僵已缓解。尸长172cm,头被黑发长27cm,角膜混浊,无法透视瞳孔,口唇黏膜略发绀,腹部正中见一长10cm条状纵行手术切口,缝线在位,右下腹见一点状引流切口;左手背皮肤见点状针孔痕,右腕桡侧、背侧各见一点状针孔痕;左内踝上方4cm处见一缝合切口,右足背见点状针孔痕;余未见明显异常所见。
(三)解剖检验:
冠状切口切开头皮,颅骨未见骨折,提取脑组织,见沟浅回平,脑重1279g。
线型术式打开胸、腹、盆腔,见各腔内均有大量血性液体,总量约3000ml;双侧盆腔腹膜见大面积血肿,胸、腹腔脏器均在自然位置,各实质脏器呈水肿状;
心脏:重387.5g,左室壁厚1.3cm,右室壁厚0.4cm,各瓣膜及冠脉未见异常;
肺:左肺重636g,右肺重769g,双肺浆膜苍白,切面见血性液体渗出;
肝脏:体积24×18×5cm,重1775g,浆膜光滑,未见结节及囊肿;
脾脏:体积17×10×2.5cm,重270g,浆膜光滑,切面红白髓可辨;
肾脏:左肾体积13×6×3cm,重203.5g,右肾体积12×5.5×2.5cm,重161g,双肾被膜易剥离;
子宫由医院提供(手术切除)。
(一)检验方法
依据《法医学尸体解剖规范》SF/Z JD0101002-2015、《法医学 尸体检验技术总则》GA/T 147-2019之规定对被鉴定人何某器官进一步进行组织取材、制片,并进行法医病理组织学观察。
(二)组织学检验所见
子宫:子宫颈及子宫肌层可见出血及肌纤维变性坏死灶,肌纤维间质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及水肿,并见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单核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未见胎盘滞留及其他改变;
肺:组织轻度自溶,肺泡壁及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小血管腔内见角化鳞状上皮及胎粪等羊水成分,部分肺泡腔见水肿液,肺泡壁血管内见中性粒细胞,部分渗出肺泡壁内,大部分肺泡腔呈充盈状态;细支气管粘膜上皮脱落至管腔内,未见明显出血及炎症性病变;
心:大部分心肌纤维横纹尚可见,部分区域心肌纤维断裂,少部分肌纤维核周见少量脂褐素成分,心肌间质水肿,其内血管扩张充血,管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并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渗出,并见肥大细胞近外膜处心肌纤维间可见脂肪组织浸润,心外膜未见明显异常;
冠状动脉:管壁未见粥样斑块形成,管腔无明显狭窄;
主动脉内膜未见异常,外膜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肝:轻度自溶,被膜平滑,肝小叶结构尚清,大部分肝细胞轻度脂变,部分肝细胞呈溶解状,局灶区肝细胞消失见炎细胞浸润,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汇管区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脾:组织轻度自溶,被膜尚平滑,白髓与红髓分界尚清,脾小体数目略少,脾小体中央动脉轻度玻变,脾窦高度扩张;
肾:组织轻度自溶,肾小球及小管结构尚可见,部分小球体积增大,小球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自溶、结构不清,间质局灶区见淋巴细胞浸润;少量远曲小管见蛋白管型;
脑: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脑组织内血管及神经元周间隙增宽,呈脑水肿改变,延髓神经元肿胀,尼氏小体边集及消失,部分神经元浓缩呈缺氧改变,小脑蒲肯野氏细胞变性,核消失;脑实质内未见出血及坏死灶;
胆囊:自溶改变,粘膜细胞核溶解消失,仅见轮廓;
胰腺:组织自溶较重,胰腺小叶轮廓可见,细胞形态不清。
(三)主要法医病理组织学诊断
1.子宮颈及肌壁出血及坏死;2.肺小血管内见羊水成分,肺淤血水肿;3.脑乏氧,脑水肿;4.心肌间质水肿及炎细胞浸润;5.肝细胞轻度脂变,肝细胞溶解,汇管区炎症;6.脾失血后改变。
附件:被鉴定人吴某组织学检验照片
【分析说明】
通过查阅被鉴定人吴某医疗病历可以了解到该被鉴定人吴某因人身40+6周到某市医院住院待产,病历记载在待产过程中给予剖宫产娩出一女性活婴,重4450g,胎儿娩出后,被鉴定人吴某因阴道大出血被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经抢救治疗未果临床死亡。
尸检见该被鉴定人吴某胸、腹腔有大量血性积液,多器官呈水肿状,显微镜下检验见心肌间质水肿、肺泡壁及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小血管内见角化鳞状上皮及胎粪等羊水成分;脑组织呈水肿改变,部分神经元浓缩呈缺氧性改变;子宫颈及子宫肌层可见出血及肌纤维变性坏死灶,肌纤维间质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及水肿。从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验所见可以认定该被鉴定人吴某生前存在羊水栓塞的病理组织学所见。医疗文献记载: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后引起的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的病理过程,为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死亡率高达70%-80%,患者常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寒战、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出现抽搐、昏迷或原因不明的子宫、阴道出血,甚至全身性出血的症状注1。根据尸检所见并结合被鉴定人吴某病历记载及医疗文献综合分析可以认定被鉴定人吴某系因羊水栓塞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鉴定意见】
被鉴定人吴某系因羊水栓塞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来源:中国法律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