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徐某,女,年龄不详。某年10月08日,徐某以“咳嗽半月,腹泻1周,发热伴气促1天”为主诉入院治疗。既往有艾滋病史。查体:神志清,对答切题,口齿清晰,口腔可见舌苔发白,口唇可见较多破溃及结痂,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CT检查示:两肺下叶感染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血培养口头报告示检出真菌。10-11 12:20徐某突发氧饱和度、心率、血压测不出,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颈动脉搏动无法触及,病情危重,于当日12:50宣布死亡。死亡诊断:1.重症肺炎;2.真菌性败血症;3.肺孢子菌肺炎;4.细菌性肺炎;5.口腔真菌性感染;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鉴定过程】
1.检验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147-2019、GA/T 148-2019,进行法医学尸体解剖。
2.尸表情况
上身着紫色绒外套;下身穿黑底白色条纹长裤;脚穿白色棉袜,白色运动鞋。尸长153cm,发育正常,身体消瘦。尸斑浅淡,呈淡红色,分布于体表背侧未受压处,指压不褪色。冰冻缓解尸体。头面部见散在多处霉斑形成,全身多处见腐败水疱形成伴局部表皮脱落。头顶发长30cm,发色黑;右侧眼球凹陷,双侧眼睑、球结膜苍白、未见出血点,角膜重度混浊,瞳孔不可透视;口、鼻腔及双侧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鼻骨未扪及偏移、骨折;颊黏膜及齿龈黏膜见多处溃烂,部分牙齿缺失、松动。头面部未见明显皮肤损伤痕迹。颈(项)部未见明显皮肤损伤痕迹。躯干部未见明显皮肤损伤痕迹。双手指甲床及手掌皮肤发绀。余四肢未见明显皮肤损伤痕迹。肛门、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
3.尸体剖验
头皮及帽状腱膜下未见出血,枕部头皮明显水肿,双侧颞肌未见出血;常规开颅,颅骨未见骨折;硬脑膜完整,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未见出血。颈部皮下组织及诸肌群未见出血,舌骨、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未见骨折,喉头轻度水肿,喉室腔、气管及支气管内见少量暗褐色液体。胸、腹部壁皮下组织及肌肉未见出血。胸骨及双侧肋骨未见骨折,双侧胸腔见多量暗红色清亮液体。腹壁脂肪厚2.8cm,左、右侧横膈顶高度均位于第4肋间,肝下缘于右锁骨中线肋缘、剑突下未及,大网膜自然下垂,胸、腹腔器官位置分布正常。
4.器官检查
脑:全脑重1010g。脑组织呈自溶性改变。脑膜光滑,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脑回增宽、脑沟变浅,脑实质表、切面均未见明显挫伤、出血及新生物等改变。心:重159g;心包腔内见少量暗红色液体,心肌呈自溶性改变,心内、外膜光滑,心外膜下未见出血点,心肌表、切面呈淡红色,切面轻度淤血状,各心室腔空虚,左、右心室扩张。左心室壁厚0.9cm,右心室壁厚0.3cm;心脏各瓣膜光滑,未见粘连、增生及赘生物,各瓣膜周径测量如下:二尖瓣5.5cm,三尖瓣6.5cm,主动脉瓣4.0cm,肺动脉瓣4.5cm。冠状动脉开口畅,各主要分支未见明显异常。肺:左肺重288g;右肺重366g。组织呈自溶性改变。肺膜光滑,表、切面呈淡红色,切面淤血状,未见挫伤、出血等改变;肺门部未见异常。肝:大小31cm×21cm×4cm。组织呈自溶性改变。被膜光滑,表、切面呈淡红色、轻度淤血,切面未见挫伤、出血及颗粒结节样等改变。胆囊未见异常。脾:重180g,大小19cm×11cm×3.5cm。被膜局部增厚,表、切面呈淡红色、轻度淤血,红、白髓分界不清,余未见挫伤、出血及破裂等改变。肾上腺:表、切面未见异常。肾:左肾大小11.5cm×6cm×2cm;右肾大小11cm×6cm×2cm。包膜易剥离,表面光滑,表、切面呈淡红色、轻度淤血,皮、髓质分界尚清,肾盂未见扩张、结石等改变。胰:大小19cm×4cm×1cm。周围脂肪组织未见出血、坏死等改变。包膜光滑,表、切面呈淡红色、轻度淤血,余未见挫伤、出血及坏死等改变。胃:胃内空虚,浆、黏膜光滑,未见挫伤、出血及溃疡等改变。肠:浆、黏膜光滑,未见挫伤、出血及溃疡等改变,肠系膜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子宫及其附件:子宫及双侧卵巢表、切面均未见明显异常。
5.组织病理学检查
脑:组织呈自溶性改变。局部脑膜增厚,蛛网膜下腔及脑实质小血管淤血,脑实质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脑白质疏松、水肿,余未见挫伤、出血及新生物等改变。
心:组织呈自溶性改变。局部心内、外膜纤维性增厚,心肌纤维排列尚可,部分心肌纤维断裂、波浪样排列及嗜伊红染色增强,局部心肌间质见纤维组织增生,间质小血管淤血;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管壁内膜轻度增厚,余未见明显异常。
肺:组织呈自溶性改变。局部肺膜及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肺泡壁毛细血管及间质小血管淤血,部分肺泡腔及细、小支气管内可见自溶的炎症细胞、纤维素及嗜伊红染色蛋白物渗出,肺门淋巴结局部见纤维组织增生伴黑色炭末沉积,余未见明显异常。
肝:组织呈自溶性改变。被膜未见增厚,肝小叶结构欠清晰,汇管区周围肝细胞灶片状消失,纤维组织轻度增生。
脾:组织呈自溶性改变。被膜增厚伴纤维组织、平滑肌增生,红、白髓结构消失,实质局部见纤维组织增生,中央小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肾:组织呈自溶性改变。被膜未见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及间质小血管淤血,余未见挫伤、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
肾上腺:组织呈自溶性改变。肾上腺皮、髓质未见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
胰:组织呈自溶性改变。胰腺小叶结构不清,实质及间质未见挫伤、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
胃、肠:组织呈自溶性改变。肠系膜淋巴结局部见纤维组织增生。
喉头:组织呈自溶性改变。
子宫:组织呈自溶性改变。子宫内膜见少量腺体上皮细胞。
甲状腺:组织呈自溶性改变。甲状腺滤泡大小、分布不一,局部甲状腺滤泡萎陷,其内胶质成分缺失,右侧甲状腺滤泡呈结节样改变,其内滤泡上皮呈轻度乳头状增生,间质淤血、未见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
6.毒物分析
徐某血液、尿液和胃壁组织中均未检出常见毒(药)物成分。
【分析说明】
本例尸体检验未发现致死性机械性损伤及窒息的尸体征象;经毒物分析,死者血液、尿液和胃壁组织中均未检出常见毒(药)物成分。故无上述因素致死的依据。
根据尸体检验发现:死者颊黏膜及齿龈黏膜多处溃烂;显微镜检查示:部分肺泡腔及细、小支气管内见自溶的炎症细胞、纤维素及嗜伊红染色蛋白物渗出,肺门及肠系膜淋巴结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脑、心、肺等重要器官未发现其他致死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合病史材料及死亡经过反映,徐某既往有艾滋病史并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及真菌感染等表现。上述改变具有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一般病理学改变及临床征象。另见死者双手指甲床及手掌皮肤发绀,多器官(脑、心、肺、肾等)淤血,符合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的一般尸体征象。
综上所述,根据尸体检验所见并结合现有案情、病历资料等综合分析:徐某的死亡原因符合因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鉴定意见】
徐某符合因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
来源:中国法律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