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学术
涉纠纷掌骨骨折致伤方式及其损伤程度法医临床鉴定案

涉纠纷掌骨骨折致伤方式及其损伤程度法医临床鉴定案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4-01 浏览:6 次

【案情简介】

被鉴定人朱某(男,52岁)于2021年5月29日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过程中受伤,伤后次日于当地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右侧第一掌骨骨折。为明确其掌骨骨折以及因掌骨骨折所致的损伤程度,当地公安局委托本院对其致伤方式以及人体损伤程度进行法医临床鉴定。

【鉴定过程】

1.检验方法

《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3-2011)

《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SF/Z JD0103006-2014)

2.体格检查

步入检查室,神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右手第1掌腕关节处可见手术瘢痕。右手各指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双手各指活动对称。右手各指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皮肤触痛觉存在。

3.阅片所见

2021年5月30日右手正侧位X线片示: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骨折断端嵌顿、嵌插,远侧断端斜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线累及对侧骨皮质,提示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完全性骨折。

2021年6月28日本院右手平扫+图像重组CT片示: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内固定在位。

【分析说明】

根据委托人提供的现有材料,结合本院鉴定人检验所见,分析如下:

被鉴定人朱某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过程中受伤,伤后次日临床诊断为“右侧第一掌骨骨折”,予行右侧第一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治疗。同时阅其伤后X线片显示其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骨折断端嵌顿、嵌插,远侧断端斜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线累及对侧骨皮质,提示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完全性骨折。上述提示朱某右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诊断成立。

第1腕掌关节内的骨折包括两种类型:即Bennett骨折和Rolando骨折。Bennett骨折是第1掌骨基底尺侧、斜行、涉及腕掌关节的骨折,常合并有第1腕掌关节的脱位。Rolando骨折是为第1掌骨基底的T或Y形粉碎性骨折,可伴有关节半脱位,可视为粉碎性Bennett骨折。Bennett骨折常由暴力作用于屈曲位第1掌指关节,沿第一掌骨纵轴传导至基底部,在掌骨基底内侧形成一个三角形骨块,由于掌骨基底尺侧的掌骨钩与大多角骨间有韧带相连,故此骨块仍保留在原位,或骨折块仅有少量旋转。而骨折远端因失去了与近侧骨折块的连续性,再加上拇长展肌的牵拉而滑向背侧及外侧,造成第1腕掌关节的脱位。大多数近端骨折块小于掌骨基底关节面的1/3。Rolando骨折是作用在掌骨头并沿拇指纵轴线上传导的强大暴力,通过指骨传导到第1掌骨基底,巨大的撞击力量使掌骨基底产生粉碎性破坏,导致骨块的分裂,形成T或Y形骨折。

在鉴定实践中往往通过暴力作用的方向、作用点结合骨折的类型、程度以及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折端有无嵌插移位等进行具体分析。本例中,朱国春的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见骨折断端嵌顿、嵌插,远侧断端斜向背侧、桡侧移位。根据其骨折的部位、类型、程度等综合分析,本院鉴定人推断朱国春的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的成伤机制可以符合间接暴力作用所致,即第1掌骨头受到沿掌骨干长轴的纵向暴力作用,传导至掌骨基底部致伤。

据此综合分析,若查证,朱国春所受损伤确系他人外力作用所致,则依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10.4d之规定,其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完全性骨折可评定为轻伤二级。

【鉴定意见】

1.被鉴定人朱某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致伤方式符合沿掌骨纵轴防线传导的间接暴力作用所致。

2.若查证被鉴定人朱某所受损伤确系他人所为,则其右手第1掌骨基底部完全性骨折可评定为轻伤二级。



来源:中国法律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