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9月下
“萧规曹随”的法治智慧

“萧规曹随”的法治智慧

来源:山 柏 发布时间: 2021-12-07 浏览:191 次

“萧规曹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很著名的典故。“萧”指汉朝的开国丞相萧何,“曹”指曹参,他们在西汉初期先后任丞相。萧何创立了一套规章制度,他死后曹参继任,完全照章行事。在汉承秦制的背景下,汉初的两位丞相究竟是怎样规避秦法的弊端,创造出蒸蒸日上的升平之世的?从“萧规曹随”这个典故中可窥见古人的法治智慧。

 

成语“萧规曹随”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萧何和曹参在西汉初期先后任丞相。萧何创立了一套规章制度。他死后曹参继任,完全照章行事。汉扬雄《解嘲》:“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后用以比喻依照成规办事。

西汉建立后,全盘继承了秦朝的法律和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律以严酷、苛刻、烦琐著称,秦朝短命而亡,秦律负有一部分的责任。那么,同样一套法律为什么秦朝用之则亡,汉朝用之则昌?在汉承秦制的背景下,初汉的两位丞相萧何与曹参究竟是怎样规避秦法的弊端,创造出蒸蒸日上的升平之世的?“萧规曹随”这个典故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萧何定安国策略《九章律》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意识到要从武功转向文治,而实现这一制度转型的人正是萧何。

萧何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刘邦起义后他辅佐之。刘邦攻克咸阳后,将士们见秦都宫殿巍峨,街市繁华,顿时忘乎所以,纷纷乘乱抢掠金银财物。唯独萧何,进入咸阳后,既不贪恋金银财物,也不迷恋美女,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命人将秦朝有关国家律令、户籍、地形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刘邦称帝后,萧何担任相国,册封酂侯,名列功臣榜第一。萧何在刘邦的“约法三章”基础上,参考秦朝法律,加了些符合当时社会情况的律法,经他的调整,律法一共分为九部分,史称《九章律》。它上承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商鞅的《秦律》,下启曹魏的《新律》、西晋的《泰史律》和唐朝的《唐律疏议》,是中国法律史上一座立法高峰。

事实上,汉律和秦律相差不大,虽略有所改,但在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秦律以严酷、苛刻、烦琐著称,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秦律秦法负有一部分责任。同样一套法律,为何秦朝用之则亡,汉朝用之则昌呢?中国古代法律史更看重的不是纸面上的制度规定,而是看重实践中的法律治理,一句话,重治而不重制。从制度层面来讲,汉承秦制,但在治理、治道方面,汉朝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在法律史上别具一格,从“萧规曹随”这个典故中可见一斑。

 

曹参以无为之道调节“法网”

话说曹参是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西汉第二位相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他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攻城略地,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位居功臣榜第二,赐爵平阳侯。

汉高祖刘邦驾崩后,汉惠帝刘盈继续任命萧何为丞相,而萧何已经垂垂老矣。公元前193年,萧何因为长年操劳而病倒在床,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顺便提出心中疑问:“若丞相百年之后,该由谁来接替您的职位?”萧何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汉惠帝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汉惠帝迟疑地问:“丞相觉得曹参怎么样?”萧何听了之后,不顾虚弱的身体就要爬起来给汉惠帝磕头,嘴里连连说道:“如果皇上能让曹参担当丞相的话,汉朝必将永远繁盛下去。”不久,萧何就去世了。

这时的曹参,已在齐国为相9年。曹参听说了这个消息,告诉舍人:“赶快治办行装,我将要进入国都当相国。”待了没几天,汉惠帝果然派使臣将曹参从齐国召回去。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

曹参走马上任之后,没有对国家的律法和政策作任何的修改,一切事务都按照前任相国制定好了的制度执行,完全照章行事,所有的条令不变,一律遵照《九章律》的规定。百姓们安居乐业,官吏们恪守其职。在选拔官员时,他专挑不善言谈、耿直忠厚的长者委以重任,那些油嘴滑舌的人都被他一顿呵斥,赶了出去。

奇怪的是,曹参上任后,非但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反而每天无所事事,饮酒作乐,醉眼惺忪,积压的公文堆积如山,他也不看一眼。官员将领们上门劝说,他便端起酒杯,请他们进去喝酒,一杯一杯地碰,一杯一杯地干,只要一开口,他马上把酒递过去,不容说话,不喝个烂醉如泥不放回去。

上行下效,宫廷内外一片豪饮之风,有人密报相国府,说下面有人饮酒误事云云,曹参亲自下去视察,到了现场端起酒杯就开始劝酒,大家喝得东倒西歪,他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曹参为何如此行事?中国传统法文化既看重制度更看重治道,从制度层面来讲,汉承秦制,秦法的最大特点是繁密,正所谓“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秦朝的法律文本比秋天漫山遍野的野花野草还要繁多,秦朝的法网比凝固的凝脂还要密,密得滴水不漏。在这种情况下,汉承秦制,如果全部修改,这是一个非常系统、复杂的工程,但是治道却可以调节,可以把秦朝繁密的法网调节得宽松一点。按照中国古人的观点来看,法网应该保持一个最低限度的密度,换句话来讲,越疏越好。这用今天的刑法学理论来讲,叫做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中国古人喜欢将法律比喻成网,当一张网越密的时候,网眼越多,漏洞越多。明末大儒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篇有云:“法愈密,而天下大乱即生于法之中。”当法网越密的时候,君主想要用这样一张严密的法网来网罗天下百姓的时候,那么法网内部必然会大乱,这个法网本身就是导致大乱的罪魁祸首。古语有云:法不责众。秦王朝二世而亡,就是最好的例证。曹参以他的清静无为之道来调节秦朝遗留下的这张法网,经过他的调试,汉朝的法网非常稀疏。《史记·酷吏列传序》有载:“网漏吞舟之鱼”,不要说小鱼小虾了,就连吞舟的大鱼也可以从网眼里漏过去。而秦律对老百姓来说,过于严苛,过于残酷,过于繁密,曹参的补救之道就是执行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这种做法当然不是长治久安之道,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曹参的清静无为之道。

  

曹参坚守善法,以静制动

曹参贤能与萧何比肩,然而在他在任期间,不仅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制度革新,甚至可以说是墨守成规、碌碌无为,但也正是他奠定了汉朝初年的基本国策,并使整个国家重新步入正轨,最终开创了史称“文景之治”的升平之世。那么曹参的治国理念到底是什么?其中又深藏着怎样的法治智慧?

曹参这样做的深意,小皇帝刘盈理解不了。他认为:“相国新官上任毫无建树,每天不理政事,饮酒作乐,是否因我年轻轻视于我?”他本意欲训斥曹参却又不敢,毕竟曹参乃先帝的前朝老臣,他便找曹参的儿子——担任中大夫的曹窋,问道:“你父亲每天与人饮酒闲谈,不过问朝廷大事,长此以往,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百姓呢?”刘盈托曹窋回去询问,并叮嘱不得向曹参透露此事。

曹窋回到家后,乘机按照汉惠帝的旨意进言,曹参一听勃然大怒道:“我在外面清静无为,难道我在家里还治不了你吗?”立刻命人将曹窋摁倒在地,打了二百大板。曹窋挨了这顿打,回头又找汉惠帝哭诉:“父亲这哪是打我的屁股,分明是打皇上您的脸。”

次日上朝时,汉惠帝责问曹参:“先前是我让曹窋劝谏于你,你为何要责罚于他?”

曹参听了后非常惶恐,立马跪倒在地,摘下官帽,连连磕头。

汉惠帝问道:“相国新官上任,却消极怠政,究竟是何用意?”

曹参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了汉惠帝一个问题:“您自比先帝高祖如何?”

汉惠帝惭愧地说:“我怎么能和先帝相比,相差甚远。”

曹参又问:“那依皇上来看,微臣的能力比得上萧何丞相吗?”

汉惠帝笑着说:“你比他差一点。”

曹参这才严肃地回道:“我也这样认为。既然您比不上汉高祖,我比不上萧何,先帝打下江山后,萧相国总领朝纲,他们在开朝初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如今陛下只需垂手治国,我们依法履职,大家都严格遵守现有法令,不就够了?”

汉惠帝一听,恍然大悟,点头称是。

曹参任相三年,无为而治,坚守善法、以静制动,使得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使得社会逐渐恢复了元气,整个国家慢慢走上了轨道。曹参死后,百姓编歌谣怀念他:“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的典故。后人就用“萧规曹随”来形容按照前人的经验做事。

  《老子》云:治理大国就好比煎小鱼——如果频繁搅扰翻动,小鱼就会碎乱;而法令政策总是变来变去,国家就会走向混乱。当然,“萧规曹随”除了贯彻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之外,其实还有更深层的特殊原因:一是暴秦法令严苛,百姓扰攘不安;二是大汉初立,稳定的法令政策顺应天道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