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百年党史】贺绿汀与《游击队歌》

【百年党史】贺绿汀与《游击队歌》

来源:共产党员网 发布时间: 2021-08-23 浏览:4201 次

△《游击队歌》原曲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34岁的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出发,一路演出,一路走上抗战前线。在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临汾,贺绿汀亲眼见识了游击战的威力,于是在老乡家的土炕上,就着一盏微弱的油灯,连夜创作了《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1940年电影《青年中国》中的版本: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仇敌,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青年贺绿汀

贺绿汀说,不到八路军部队,《游击队歌》是写不出来的。当时作战条件异常艰苦,子弹稀缺,战场上八路军逐渐形成了“三不打”原则:即瞄不准不打,鬼子离远了不打,看不清目标不打。《游击队歌》中的第一句“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生动地描绘出在装备落后、物资匮乏的现实条件下,八路军战士绝处逢生练就出的神奇“本领”。

贺绿汀女儿 贺元元:他在演出当中躲日本强盗的轰炸,躲防空洞,听到日本人的机枪哒哒哒……

△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合影

防空洞外战场上的拼杀声,在贺绿汀的脑海中逐渐演变成了军鼓的鼓点,纷飞的战火化作了他笔下跃动的音符。在新成立的八路军炮兵团,贺绿汀惊讶地得知,从陕西出发时还没有炮兵部队的八路军,竟靠着一路缴获日军的枪炮成立了自己的炮兵团。

原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之子 彭小枫:这些野战炮我们八路军是没有的,都是缴获日本人的,你像他其中的一些歌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都是受了这样的一些启发。

△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到达河南

《游击队歌》: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1938年,在八路军高级干部晚会上,贺绿汀指挥演剧队第一次表演了《游击队歌》。演出条件简陋,找不到伴奏的乐器,戏剧家欧阳山尊干脆用口哨来伴奏。

欧阳山尊:说没伴奏,我那个时候吹口哨吹得很好,贺老说,你吹得好啊,你那个大音都有啊,他说,你就用这伴奏。当时我们一些高级指挥员贺龙、刘伯承他们都去了。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正在干部会上作动员报告,他的演讲曾给贺绿汀带来《游击队歌》的创作灵感。

伴着口哨的《游击队歌》唱出了游击队员的心声,也唱进了每个八路军将士的心窝。朱德司令把歌词工工整整地抄在日记本里,有部队特意派人赶几十里路来找贺绿汀抄谱子,更有队伍唱着《游击队歌》走上战场。《游击队歌》很快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点燃了全国军民捍卫国土、痛击日寇的决心。

△74岁的贺绿汀在弹奏钢琴

《游击队歌》: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党史回眸

1930年

8月23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

1945年

8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根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决定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方针。会议认为,应当力争一个有利于人民的和平建设时期;即使是暂时的和平,也应当积极争取。会议决定,先派周恩来前往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在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代理党中央主席职务,并增补陈云、彭真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1994年

8月23日 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历史瞬间

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图为浏阳永和市。

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图为浏阳永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