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车站
1959年9月14日,新中国当时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北京火车站——建设完成。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北京站”三个大字。建成后的第二天,毛主席亲临视察,之后,一列旅客列车开出车站,北京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
1959年新影纪录片《北京新建筑》片段:北京车站开始接待旅客,这里有18个大小不同的候车室,能同时容纳14000个旅客……
北京火车站施工工地
1958年9月初,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召集一万多名建筑工作者开会,在这次会议上,大家第一次听到了“国庆十大工程”,这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十大建筑”。
未建地铁时的北京火车站(摄于1960年代早期)
当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已初具规模,但首都北京却连一个像样的火车站都没有,原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赵知敬说,作为献礼国庆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北京火车站应运而生。
地铁建成后的北京火车站(摄于1970年代)
赵知敬:客运没有一个正式规模的车站,老火车站“前门车站”已经不行了,所以急着需要有一个,作为首都来往的客流需要的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车站。
1978年春运的北京火车站。为方便旅客中转签字加快,北京站搭起了活动板房,增加临时窗口。
“北京十大建筑”个个集全国财力、物力、智力紧张抢建。1959年1月20日,北京火车站建设工程正式动工,参加的施工人员最多时达2万多人。从破土动工到通车运营,建设者们仅用了7个月零20天就使一座雄伟壮观、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火车站矗立在世人的眼前,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
1984年的春运,当时的北京火车站组织职工业余文艺演出队,轮流到候车室为旅客演出文艺节目。
赵知敬:我们后来叫“三边工程”,就是边设计、边准备材料、边施工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后来我们很多工程,越是重点工程越是采用了“三边工程法”,也是为后来建设打下一个基础。
2018年2月,北京火车站迎来返程高峰
建成后的北京火车站可同时容纳14000名旅客候车,餐厅、邮局、电影院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车站大楼里还安装了当时国内少有的空调设备,冬天可送暖风,夏天可给冷气。楼顶的两座钟楼,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9点,都在正点播放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声音可远播数里。
夜色下的北京火车站
北京火车站作为首都的地标建筑之一,是无数人对北京的第一记忆,它不仅是首都和人民铁路的重要窗口,而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窗口。作为铁路客运的重要枢纽,北京火车站早已成为连接首都人民与全国人民、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它见证了人民铁路一次次历史性的跨越发展,也始终紧紧跟随着新中国从弱到强、日益繁荣昌盛的前进步伐。
党史回眸
1922年
9月14日-18日 安源路矿工人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组织领导下,举行罢工斗争,取得胜利。罢工之前成立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得到巩固和发展。
1938年
9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王稼祥传达共产国际的决定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认为中共一年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共在复杂的环境和困难的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中央领导机关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
1961年
9月14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
1980年
9月14日至22日 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讨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9月27日,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的会议纪要。纪要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同时指出:集体经济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前进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社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不同形式,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
1988年
9月14日-27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海域进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并取得成功。
2008年
9月14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全党分批开展了这一活动。
历史瞬间
1922年9月14日-18日 安源路矿工人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组织领导下,举行罢工斗争,取得胜利。图为安源路矿工人庆祝罢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