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法学会通过组建“6+1”专家团队,完善三项工作制度,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全县科学决策防控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突出风险防控重点,组建“6+1”专家团队
围绕重大项目、民生问题、社会保障、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资产处置、信访积案等七类风险评估重点,结合法学专家的专长和工作领域,成立“6+1”法学专家服务组开展评估工作。“6”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6个专项课题组,各专项课题组分别由相关业务部门的专业人才和律师组成;“1”即1个综合性的专家组,人员由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国土、住建、教育、环保、发改委、信访、法律服务部门等单位的会员组成。根据不同的类别和风险点,县法学会组织“6+1”法学专家服务组按照《修武县人民政府透明决策程序规定(试行)》要求,与县政府有关部门主动对接,作为“承接方”、“第三方”,参与预测和防控。
二、完善三项制度,规范工作运行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底由各乡镇和国土、房屋拆迁等县直6家单位向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法学会报送拟评估事项,并召开由法学专家和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参加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确定需要评估的事项,分门别类,由涉及到评估的乡镇和县直单位分别对口处理。二是建立报备工作制度。每个评估事项,从开始筹划到进行评估及结果运用要向法学会风险评估综合性专家组进行报备、把关、审核,并向决策部门提出建议。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法学会对应评未评、假评、错评,本着“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议维稳等有关部门进行责任倒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
三、评估程序公开,确保公平公正
结合工作实际,本着单位主导、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科学论证相结合的原则,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综合研判等方式开展评估。
一是成立评估组织。由责任单位和乡镇牵头,成立拟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小组,评估小组分别由“6+1”法学专家服务组成员和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二是充分听取意见。采取公示、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就决策事项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媒体代表等各方面意见,掌握社情民意,为评估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三是全面分析论证。评估小组分门别类梳理各方面意见和情况,对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查找社会稳定风险点。对所有风险点逐一进行分析,预测研判风险及可控程度。
四是确定风险等级。评估小组根据分析论证情况,按照决策实施后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分别确定高、中、低相应的风险等级,并拟定应对措施。
五是提出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括评估事项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评估结论和实施意见、决策建议等。评估报告同时报送同级维稳、信访、法学会备案存档。去年8月份至今年3月底,县法学专家共参与房屋拆迁、项目占地等各类风险事项评估31件,提出防控风险建议120余条,全部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