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县法学会不断探索法律服务新机制,积极推荐法律顾问,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决策能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一、 整合人才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为建立和完善全县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法学会的“智囊团”作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汤阴县在全县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中筛选出24名为党忠诚奉献、法治信仰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的法律专家、学者,组建了“汤阴县法学会法学法律人才智库”。入库律师主要任务是为党委、政府领导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参与重大信访、维稳工作,为党委、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参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规范文件的审查,对政府职能部门的重大事项进行法律论证,提出可行性分析,受委托代理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诉讼等。
二、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工作运行
一是制定遴选和退出机制,把好法律服务入口关和出口关。汤阴县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和《中共汤阴县委、汤阴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考察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在全县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工作。汤阴县委、政府专门下发《关于聘任中共汤阴县委、汤阴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的通知》,并向社会公开。根据汤阴县实际情况,将法律顾问选聘范围扩大为安阳市区高校和汤阴籍律师,法律顾问的选聘严格按照法律顾问选聘方案进行,经过自愿报名,单位推荐,组织审核、公示等程序,在43名候选人中遴选出9人为县委、政府法律顾问。法学会结合《中共汤阴县委、汤阴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细则》制定了《汤阴县委、县政府法律顾问考评暂行办法》《汤阴县委、县政府法律顾问诚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汤阴县委、县政府法律顾问保密承诺书》。严格退出机制,将退出制度细化、明确化,明确规定达到什么条件必须退出法律顾问,做到法律顾问退出有理有据。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有偿法律服务制度。汤阴县委县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成立中共汤阴县委、汤阴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法学会,负责法律顾问的服务管理和组织联络工作。法律顾问酬金专款专用,参与处置县委、县政府突发性重大事件可按相关规定和程序追加。严格考评机制,探索“底薪+报酬”的有偿购买服务模式,根据法律顾问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参与政府领导接访、承担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授课、意见建议是否进入县委、县政府决策等将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根据考评结果发放法律顾问费,极大地调动了法律顾问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工作会议制度,提高服务政府的水平。法律顾问实行定期和不定期会议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党委、政府工作需求对9名法律顾问进行分组,每次确保至少两人参加临时性或突发性工作会议。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召开法律顾问工作例会,法律顾问提交参与工作的书面法律意见和上月工作总结。参加针对党委、政府事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的重点、热点、难点进行的分析研判会,准确把握政府工作重心,找准法律顾问服务工作的切入点,确保提供的法律意见和建议精准得当、切实可行。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咨询建议制度,鼓励法律顾问将有价值的法律意见、建议提交领导参阅,真正把法律顾问打造成党委、政府的法律“智囊团”。
三、创新工作方法,打造服务平台
汤阴县法学会为实现高效法律服务,不断在法律服务上探索新方法。为把法律服务供给到基层最需要的人群,为保障基层群众能“找得到、请得起、用得上”,实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一乡镇一站点,全县一平台”。汤阴县全县只有4家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仅有20名,与汤阴县人口规模、社会发展水平和一村一法律顾问要求极不适应,群众的法律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为解决这个现状,汤阴县探索建成了以微信服务号为依托,以第三方平台提供服务为模式的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通在线免费法律咨询,可以由全国6000多名律师在后台进行解答,针对不同乡镇咨询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全县律师和县域群众、村(居)委会、社区搭建了一个便捷、专业、及时的互动法律O2O服务平台,将大量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目前,法律顾问为汤阴的社会发展、招商引资、经济建设、民风调理等工作中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真正做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