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医丨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伤残评定
A.摘要
蔡焱伊
上海润家司法鉴定中心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伤残鉴定
B.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的汽车数量不断增多,也使得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对当事人以及社会都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1]。就现阶段而言,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球各地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因为道路交通伤害而死亡的人数约有130万人,且还有超过6000万人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与此同时,头部是道路交通事故当中受伤占比最多的一个部位,占据了近60%的比例,人们的头部一旦受到损伤,就极有可能对面部及口腔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的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大量研究及实践表明,相对而言,脸部受过伤的人要比正常人的精神卫生状况明显更低,受伤程度越高则精神卫生状况也就越低[3]。目前,我国在颌面部损伤主要是着重于临床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少有以法医学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及资料。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98例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伤残评定案例,对其损伤特征以及伤残评定依据展开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为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伤残评定的实践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1.资料及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案例,是从上海润家司法鉴定中心2019年1月-2021年3月这段时间,经过法医学临床鉴定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颌面部损伤的98名患者,获得了所有患者家属的同意。在本次的98名研究对象当中,58名为男性,占比为59.2%,40名女性,占比为40.8%,平均年龄为42.28±2.04岁,年龄最大的有 54岁,最小的仅19岁。
(二)排除标准
1.具有语言沟通和听力障碍患者;
2.具有精神病史和暴力倾向的患者;
3.具有先天肢体残疾的患者;
4.不同意纳入本研究的患者。
(三)方法
本文对所选取的98例研究对象的伤残程度都进行了鉴定和等级划分,统计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包括了年龄、性别、职业以及婚姻状况等。继而参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鉴定标准对案例的损伤类型进行区分,主要包括了张口度、软组织损伤、口腔颌面骨损伤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案例的损伤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颌面骨损伤情况、伤残等级以及伤口度等,并评估出具体的治疗费用。
(四)观察指标
统计并分析颌面部损伤人员的基本资料及情况,对颌面部损伤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参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鉴定标准来判定其具体的伤残等级,详细描述损伤人员的面部损伤特征,对其残疾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五)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SPSS21.0数据软件包对所统计的数据展开分析,计数资料以% 来进行表示,而计量资料则通过均数±标准差,即±s来P<0.05来表示。
通过对案例进行x2检验显示,在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伤残评定案例当中,按照其张口度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评定伤残,与有无伤残情况在占比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按照软组织损伤、口腔颌面骨损伤以及软组织和口腔颌面骨损伤合并来进行伤残评定,与有无伤残情况在占比方面,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如表1所示,在本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伤残评定的98名损伤人员当中,有44例经过法医临床学鉴定构成了伤残,在总案例当中所占的比例为44.9%;而在这44例构成伤残的案例当中,有5例是依据张口度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评定伤残,所占比例为11.4%,分别为4例10级伤残以及1例9级伤残;其中有31例是依据软组织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评定伤残,所占比例为70.5%,包括了25例10级伤残,6例9级伤残;有3例是依据口腔颌面骨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评定伤残的,包括了2例10级伤残以及1例9级伤残;有5例是依据软组织和口腔颌面骨总共的损伤情况来评定伤残,包括了4例0级伤残以及1例9级伤残。
如表2所示,通过对研究案例数据统计分析得知,在本次研究的98例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伤残评定当中,有44例构成了伤残,所占比例为44.9%;有54例没有构成伤残,所占比例为55.1%;大部分为10级伤残,总共达到了35例,所占比例为79.6%;其次为9级伤残,有9例,所占比例为20.4%;其他等级没有。
3.讨论
在道路交通事故损伤当中,颌面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主要表现在口腔及颌骨等部位。通常而言,人们的面部面积在自身体表总面积当中所占比例在3%左右,尽管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可这一部位却是人体当中长期暴露在外的一处,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损伤的情况[4]。不管是在生理学或者是心理学或解剖当中,面部都极为重要,其不同于人体的其他部位,面部就算遭受到较小的损伤,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极有可能是不可挽回的,所带来的后果也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如皮肤瘢痕,在收缩的过程当中会损害其语言、视觉以及进食等功能,当人体面部产生较为明显的疤痕时,必然会对人体的美观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对正常的工作以及社交产生抗拒的情绪,从而对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带来不便[3]。大量研究及实践表明,相对比正常健康的人群而言,颌面部损伤患者在心理健康水平上要更低,其损伤程度越严重,则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越低。
按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伤残程度可以划分为10个等级,评残依据主要包括了面部软组织损伤、口腔颌面骨损伤,其中又涵盖了颌骨缺损以及口腔损伤导致的牙齿缺失及折断、张口度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具体程度,以及色素沉着、面部软组织缺损、疤痕口腔损伤的具体面积,以此来对患者的伤残程度进行准确的判定[5]。
在本研究的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伤残评定的98名损伤人员当中,有44例经过法医临床学鉴定构成了伤残,在总案例当中所占的比例为44.9%;大部分为10级伤残,总共达到了35例,所占比例为79.6%;其次为9级伤残,有9例,所占比例为20.4;无其他伤残等级。由此可知,在道路交通事故当中,颌面部损伤的伤残率并不高,且大部分都是轻度伤残患者。在本次研究的98例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伤残评定当中,有44例构成了伤残,在这之中有5例是单纯的依据其张口度情况来进行评残,所占比例为11.4%;有31例是依据软组织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评定伤残,所占比例为70.5%;有3例是依据口腔颌面骨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评定伤残的;有5例是依据软组织和口腔颌面骨总共的损伤情况来评定伤残。由此可知,在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当中,最为普遍的损伤就是软组织损伤,且按照软组织损伤具体情况来进行评残的比例也最大,相对而言,在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当中,最少的就是口腔颌面骨损伤这一情况,其中主要为牙齿缺失及折断以及口腔损伤。
在伤残评定程度方面,在单纯按照患者张口度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评残的有5例,包括了1例9级伤残和4例10级伤残;而在31例单纯的依据软组织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评定伤残案例当中,包括了25例10级伤残,6例9级伤残;在3例单纯的依据口腔颌面骨损伤的具体情况来评定伤残的案例当中,包括了2例10级伤残以及1例9级伤残;在5例主要依据软组织和口腔颌面骨总共的损伤情况来评定伤残的案例当中,包括了4例10级伤残以及1例9级伤残。由此可知,在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当中,伤残等级评级最高的通常都是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案例,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瘢痕来进行评残。而在颌面部牙齿损伤当中,一般都是根据牙齿缺失及折断多少来评定其具体的伤残等级,因此,通常伤残等级都比较低。在对牙齿损伤进行伤残评定的过程当中,由于牙齿外伤参与度也是伤残等级评级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于鉴定人员而言,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应该要引起重视。
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若是要对其评定标准及精准性进行有效的规范及加强,就必须在损伤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来进行伤残评定,其主要包括了疤痕、色素改变、面部组织器官缺损的具体大小,但是,按照国际标准来看,还应该要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来进行评定,包括患者的残障程度、颌面部功能、健康水平以及个人和环境因素等[6]。因此,在进行伤残评定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社会性进行充分的考虑,特别是要重点评定患者的面部损伤伤残程度,将伤残影响社会活动的重要性真实客观地表现出来,从而确保评定更加的合理及精准,并将职责落实到位,以此防止发生相关的纠纷[7]。
总而言之,在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伤残评定实践当中,鉴定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鉴定过程,对患者的伤残程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定,以此保障评定的客观性及精准性,同时,在鉴定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以及个人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以此对当前的鉴定标准加以补充,从而为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伤残评定的实践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