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热点
“付费内推”瞄准学生,就业公平谁来保证

“付费内推”瞄准学生,就业公平谁来保证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发布时间: 2024-06-11 浏览:2148 次

2024届高校毕业季来临,一些不法分子和无良机构借机挖“坑”设“陷”,“付费内推”“有偿就业”等乱象时有发生。只要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稍加搜索,“×万元进入电网、烟草、铁路、石油等好企业”“只要报了3万多元的全流程服务班就有98%的上岸率”等信息便会纷纷涌现(据5月27日央视网)。

内推,早已有之,很多人称之为“举贤不避亲”,即通过企业内部人员免费推荐,绕过猎头公司、招聘网站等中间步骤,使应聘者和招聘方直接对接,有助于人才高效便捷流动。一般来讲,通过内推拿到“offer”的人大多在某一行业有根基、有背景、有成绩。但近几年,针对高校学生的“付费内推”却让内推变了味儿。作为“职场小白”,高校学生既无工作经验,又无人脉资源,其赢得内推机会仅靠金钱交易,实质上异化成了“花钱买岗位”,甚至是“花钱入骗局”。

这种“付费内推”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付费了,没被内推”;另一种是“付费了,被内推了”,但与预期岗位并不匹配。前者是诈骗无疑,对假借内推之名骗财的行为,必须严肃追责,依法处理。而后者虽难以认定为诈骗,但终归是不诚信行为,不仅有损就业公平,也会导致毕业生错失就业良机。

“付费内推”的套路很简单,本可以轻而易举被识破,不过,高校学生涉世未深,又顶着巨大的就业和升学压力,难免会“病急乱投医”,交钱“入局”。若一味地指责学生们“走捷径”“抄近路”,未免“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付费内推”能在就业市场上大行其道,不外乎靠着两个“支点”:一是利用了求职与招聘之间信息差迷人眼球;二是借助毕业季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大肆贩卖焦虑、割韭菜敛财。

可见,要想从根本上治理“付费内推”现象,除了对高校学生加强警示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化解就业市场的深层次矛盾,打通求职与招聘之间的信息壁垒,让人、岗“精准适配”。对招聘方而言,内推应严格按照既定规范和流程进行,严把内推人员准入门槛,严防“内推泛化”,进而沦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同时,“校招”和“社招”面对的招聘群体不同,为确保就业公平,对于毫无职业背景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不宜采取内推方式招聘,而应公开招聘、公开面试、公开竞争,不拘一格降人材。对高校而言,培养学生不能只“授人以鱼”,更应“扶上马再送一程”。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应明确所读学科的就业方向、职业前景,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使学生逐步明确未来求职方向,助学生就业水到渠成。在毕业季,高校可通过多元化的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提供有效信息来源,帮助学生精准就业。

从校园走向社会,找工作是毕业生不可回避的第一关,与其相信不靠谱的“付费内推”,不如相信自己,在招聘中顶住压力、彰显优势方为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