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相关指引精神,以高水平专业化的专家队伍、规范高效的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体系为基础,多维融合、直溯源头、靶向发力,创新“三联一精准”工作法,推动法律咨询专家下沉基层一线“诊疑难”“防未然”,探索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的“淇滨路径”。
淇滨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郭玉堂表示,淇滨区法学会切实推动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工作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有机结合,助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法治化水平,依靠法治方式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防患于未然,为全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双向联合 畅通化解重大纠纷快速通道
2023年,李某某等36人承接了鹤壁某学院在河南多地的新学期招生宣传工作。招生结束后,李某某等人到鹤壁某学院领取劳务费时,该学院却不愿支付该笔劳务费。随后李某某等人多次上门讨要,但均无结果。
事发地钜桥镇矛调中心收到案件线索后,立即启动“双平台互联机制”,由镇法学会工作站协调淇滨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郭玉海、人民调解员等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调查、调解工作。
“李某某等人的情绪很激动,曾到学院办公场所‘堵门’。如果不尽快解决很有可能造成矛盾进一步激化,严重影响学院正常运行,也会对辖区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郭玉海说。
经过多次走访调查,郭玉海得知,原来2023年8月底,涉事学院原控股方被河南某教育公司收购,其实际控制权发生转移,由于双方公司在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最终造成了该遗留问题。
为解决李某某等人诉求,调解团队多次召集矛盾双方恳谈调解,讲解相关法律条文,明确李某某等人招生宣传的服务对象是鹤壁某学院,该学院理应支付劳务报酬,不应以“老板换了”为理由拒绝支付。最终双方达成协议,鹤壁某学院分两次向李某某等36人支付劳务费共计约400万元,目前已悉数结清。
“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解决劳务费省了大力气。”今年5月,李某某等36人顺利领到期盼已久的第一批近200万元劳务费用,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淇滨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韩玉辉介绍,该区探索实施了“首席+矛调中心”双平台互联机制,通过简化委托、派遣程序,打通区乡村三级矛调中心、三级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之间的壁垒,进一步畅通法学法律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参与复杂疑难纠纷案件集体会诊、把脉问诊的快捷通道,实现了群众纠纷一站式受理、疑难纠纷案件一键式委托、“首席”专家一日内介入、疑难案件一体化调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双边联通 强化化解专业领域纠纷履职路径
2023年11月,淇滨区法学会印发《关于开展区直单位法学会工作站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在16家行政执法领域重点行业部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重点部门设立法学会工作站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按照“站点吹哨、‘首席’应答、现场办公”的模式,根据行业领域和“首席”自身特长,将纠纷线索点对点移交该领域权威专家,打通高水平法治人才跨部门、跨层级化解纠纷工作渠道。
“这是我们公司的发放工资汇总表,已经按约定转账到位。”一张工人工资转账凭证送到了淇滨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齐丽云手中,在淇滨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区人社局法学会工作站、区检察院法学会工作站的共同努力下,张某等136名农民工顺利收到被拖欠半年之久的工资56万余元。
张某等136名农民工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承接了鹤壁某建设有限公司某学院宿舍楼建设工程。起初,公司还能正常支付工资,但从2023年2月起公司便以需要核算工程量、工资数额等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孩子上学需要用钱、看病需要用钱——一个个难题摆在了这些农民工面前。
多次追要工资未果后,136名农民工选出3名代表向淇滨区劳动监察大队反映诉求。案件受理后,相关线索就通过“首席+区直部门”双边联动机制移交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齐丽云手中。齐丽云和区劳动监察大队队员经过多次实地调查核实、听取双方意见、“面对面”调解,最终双方顺利达成和解并签订协议。
“太感谢你们了,拿到劳动报酬解决了我们心中的大事,这下心里终于踏实了。”张某等人拿到劳动报酬后,向齐丽云表达心中的喜悦。
今年以来,淇滨区16个区直单位法学会工作站立足各自行业领域,累计高效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依法办实、办好、办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为群众挽回损失200余万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双向联动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潘荒村位于淇滨区西北部、淇河北岸,2018年因工业占地移民搬迁到新址,多年来因土地引起的纠纷和矛盾时有发生。2023年下半年,潘荒村法学会服务点陆续接到多位村民来访,反映上年青苗补偿迟迟没有兑付,村民情绪较大,矛盾存在进一步激化可能。
“当时一部分村民多次到村里问青苗补偿的事情,甚至还有到镇里问的。因为受影响的村民有2个村民小组、30多户,化解不及时很有可能出现矛盾外溢情况。”潘荒村法学会服务点副主任赵云飞说。为维护村民合法权益、防止矛盾升级,该村法学会服务点联系了驻点服务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提前介入。
收到申请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郭珂到潘荒村与村委、维权村民沟通了解相关情况,提出解题思路。最终,在郭珂的全程指导下,30余户维权村民通过司法起诉程序成功追索到青苗补偿款共计3.5万元。
“感谢村党委和专家指导我们走法律程序排忧解难,我们的事儿一直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反映,这一次村党委和法学会工作站的专家一起帮我们解决问题,有事儿找法真比信访告状管用!”潘荒村村民在补偿款到账后到服务点表达感谢。
坚持大抓基层、狠抓基础,淇滨区法学会立足覆盖城乡的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体系,在村社区法学会服务点实施党支部书记牵头抓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驻点服务和多类群治组织共同参与的“2+X”工作模式,组织“首席”在基层站点“定期坐诊、遇事急诊、难案会诊”,打通高水平法律人才跨层级、跨区域开展工作渠道,引导纠纷化解在法治框架内完成源头化解、各类苗头隐患在“燃点”前降温冷却。
“精准滴管” 引导群众从信“访”走向信“法”
“以前听说别的小区有个被骗了十来万元的。现在听了法学会的宣传,我们接电话一听就听出来是骗子,这一两年都没听说身边有谁被骗钱了。”来自淇滨区某城市社区的居民李大娘对法学会开展的普法宣传工作点赞。
“紧跟群众需要,在最适合的时间送上最实用的法律知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韩玉辉表示,依托“首席”力量、立足基层站点,实施“双线共进”和“精准滴管”式工作模式,是淇滨区法学会为满足不同类型群众的法治需求,解决全区60万群众如何把法律法规入心入脑难题的“答题公式”。
在线上网络,淇滨区法学会立足“淇滨政法”微信公众平台等线上宣传阵地,开设推广了“法治淇滨‘码’上普法”二维码学法平台,运用短视频、微电影、微动漫等开展法治宣传,先后创作出《“法”在你身边网》《网》《陷阱》《赶快下载反诈中心App》等群众喜闻乐见、网络影响较大的视频作品。在辖区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部分作品荣获平安河南“最佳微电影”等荣誉。
在线下现场,淇滨区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立足全覆盖的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变“群众找干部”为“‘首席’访群众”,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宣传宣讲提供有力载体平台。同时,采取“村社区点单、法学会统筹、工作站派送”的方式,激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带领高素质法律人才下沉网格开展工作渠道,探索出“靶向发力、精准滴灌”的法治宣传淇滨模式,引导群众从信“访”向信“法”转变。
韩玉辉介绍,今年以来,全区“首席+站点”机制累计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活动1000余场、服务群众近20万人次,累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起,帮助挽回群众损失600余万元,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