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郑州市、县两级法学会坚持服务“法治郑州”“平安郑州”,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在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带动促进法学会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一、加强政治引领,推进党建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一)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郑州市法学会在市县两级法学会机构设置和党组设立双覆盖的基础上,着力在全市法学会系统党建工作上下功夫。按照《郑州市法学会系统党建工作实施意见》,成立市法学会党总支,并在各研究会设立党支部,各法学会法律服务站、各律师事务所和团体会员单位设立流动党支部,为法学会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市法学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引领和服务的职能作用,坚持政治引领贯穿于法学会各项工作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尤其是在法学研究方面,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法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理论研究。近年来申报的“社会管理创新”“司法绩效评价研究”“职务犯罪侦查机制研究”等十余项课题,以及针对非法集资、司法体制改革等司法实践问题开展的学术研讨,各研究会党支部始终坚持法学理论研究正确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确保在各种学术观点和思潮碰撞中不失方向。
(二)认真组织理论学习
市法学会系统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机关党总支书记苏西刚召集机关党总支委员、各党支部书记召开专题会议,就学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的学习形式、组织方式、职责分工等作了重点部署。组织机关党总支全体和各党支部书记收看十九大开幕式,会议结束后于2017年10月27日和11月6日分别进行了两次集中学习,各党支部也分别进行了专题的学习教育,学习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主报告、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提纲、《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内容。2018年3月26日,机关党总支召开全体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会后各党支部积极贯彻落实,并专题学习了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机关党总支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中多次指出,要在“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中做好宪法修正案的宣传贯彻,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此外,机关党总支还组织集中观看廉政教育影片“以案促改”和“兴衰之鉴”,开展党风党纪廉政教育。
二、强化组织建设,加强机关党建规范化
(一)健全组织机构
为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总支、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郑州市法学会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群团组织党建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要求,抓好党的组织建设。郑州市法学会党组归属于郑州市委领导,各县(市)区法学会党组归属所在地党委领导,党组成员由法学会专职会长、副会长兼任。各研究会设立党支部,各法学会法律服务站、各律师事务所和团体会员单位设立流动党支部。市法学会党总支委员从下属各单位支部的人员中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分别由常务副会长和秘书长担任,隶属郑州市委政法委领导,接受郑州市法学会党组的指导。
郑州市法学会机关党总支下属共成立674个党支部,包括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刑法学研究会等12个行业研究会党支部,以及150个法学会法律服务站流动党支部、377个律师事务所流动党支部和135个团体会员流动党支部,并在各村(社区)设立党建联络点,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法学会工作党的领导全覆盖。
(二)完善制度规则
郑州市法学会坚持抓实基层、打牢基础,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组织建设规范化。明确党组、党总支和党支部的工作职责,促进党建工作规范运行。落实班子建设和组织设置优化工作,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市法学会机关党总支每月召开一次议事会议,专门就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工作等有关事项进行会议研究部署。二是组织生活规范化。建立健全“党员活动日”制度,把每月的第二周的星期五定为“党员活动日”;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制度,把每周周五定为“党员学习日”;对“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进行了规范和要求;下发《关于规范机关党建工作记录的通知》,对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日常学习教育、党风党纪廉政教育等记录进行了统一规范,通过以上措施,推进和落实机关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
(三)建立党建阵地
为规范党建阵地建设,法学会系统各党支部以本单位党员活动室为基础阵地,按照“八有”要求(即有活动场所、有醒目标识、有党旗誓词、有党务宣传栏、有活动设施、有学习资料、有工作制度、有电教设施)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党员活动室。办公用房紧张的部门,党员活动室与会议室、“道德讲堂”“党员书屋”等合建,综合利用,规范设置党务公开栏,统一活动场所标识、制度。充分利用党员阅览室、活动室走廊、空白墙等,丰富创新党建文化长廊宣传;以“互联网+”、微型党课、机关党支部工作微信群等形式,巩固党建宣传阵地;以宣传学习十九大精神、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为主题,制作展板进行宣传。
三、依托党建平台,开创法学会工作新局面
郑州市法学会系统以党建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凝心聚力、促进工作的作用,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一)打造党建品牌
各党支部充分利用宣传专栏、展板等实体平台和郑州法学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党建工作信息,突出地方特色。市法学会制作党建专题宣传片,印制宣传册,召开基层党建现场会,组织全市法学会系统党支部观摩学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实效、有影响的党建品牌。中原区将党建工作与法治校园建设相结合,开展“八员进校园、合力保平安”专项行动,建立校园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七区将党建工作与法治广场建设相结合,积极利用商贸区广场、二七纪念塔等开展法律服务。惠济区将党建工作与法治社区建设相结合,大力推广清华园社区的规范化党建工作模式。荥阳市将党建工作与法治乡村建设相结合,村级党建联络点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
(二)发挥基层实效
法学会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发挥出“群众信得过,党政离不开”的积极作用。新郑市将党建工作与长安杯创建活动相结合,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金水区将党建工作与开展特色法律服务相结合,依托流动党员服务站建立流动人口法律服务站。中牟县将党建工作与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相结合,发挥法律服务站联络点作用。上街区、新密市将党建工作与法学会法律服务站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三)扩大社会影响
在党建工作的正确引领下,法学会凝聚力、号召力充分显现,形成了党情民心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市法学会党总支组织党员会员参与义务扫雪、义务植树、文明出行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党建推进队伍建设,吸纳青年党员会员组建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活动。管城区将党建工作与打造法律服务社区相结合,发挥代书胡同老典型作用,弘扬商都文化、民俗文化与法治文化。登封市将党建工作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法治武校,宣传《平安是福》文化作品。巩义市将党建工作与法治宣传相结合,与升达学院建立合作机制,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针对涉外企业开展专项法治宣传。市县两级法学会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仅2017年,先后开展了“法治文化基层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政法讲堂、“知法、学法、守法”知识竞赛等600余场法治宣传活动,受教育人员63130人,悬挂条幅2001条,展出展板1455块,发放宣传页508530份,设置咨询台531个,接待法律咨询24950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1096人(次);参与法律援助379次;处理群体性敏感事件97次;开展法律宣传培训3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