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手机功能越来越先进,在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安全埋下了隐患。近日,上海一名女子陶某就因微信朋友圈里的定位功能招来了灾祸。
陶某是一名画师,经常在微信分享她的作品,因为面容姣好加上颇有才气,她在网络上积累了一定人气,许多网友找她买画。
男子马某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要求加陶某为好友,陶某以为他要买画,便通过了申请。
2018年1月,马某通过微信告诉陶某,他要到上海找她玩,陶某没有理睬。接着,陶某又收到了马某的定位,显示其已经在陶某家附近。随后,马某一直跟踪并纠缠陶某,最终将陶某砍伤。
民警介入调查后发现,陶某为方便卖画,其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一直开着,并且时常在朋友圈发布定位。因此,马某能获悉陶某的位置,再加上陶某平时发布的真人照片,使马某在她家附近准确找到了她。
为了自身安全,微信的定位功能一定要慎用。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手机功能可能有隐患?
免密支付
有消费者发现,在一些App上购买机票时,只填写一个手机短信验证码就能完成交易。虽然免密支付客观上方便了消费者,但也增加了账户里的钱被盗用的风险。
USB调试
手机一旦开启USB调试模式,就相当于给电脑上的软件开了个后门,手机的锁屏密码、绑定账号等很容易被各种应用调用。所以,这个功能一般不建议开启。
常去地点
苹果手机有“常去地点”功能,可用地图显示用户常去的位置。这一功能暴露了用户日常活动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可能危害人身安全。
某些应用的敏感权限安卓用户安装应用后,应检查对应用开放的权限,读取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应尽量关闭。
此外,用户安装应用时,常被要求“使用你的位置”,如果点击了“允许”,这些应用便可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一旦资料泄露,别人就可能知道用户的当前位置、家在哪里等,一定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