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党内政治生活当戒好人主义

党内政治生活当戒好人主义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7-29 浏览:10313 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好人主义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庸俗文化,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整风运动中重点整治的内容之一。在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好人主义主要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说话不走心和做事无担当。说话不走心,就是指部分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该发声时避重就轻回避问题实质、偏离事实地夸夸其谈、不讲原则地媚权媚上,等等。做事无担当,就是指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不注重解决问题,一味推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笃信“宁可不做不要做错”,逃避责任图清闲,甚至不讲规矩送人情等。

好人主义的恶劣影响

好人主义助长怠惰之风。醉心于“太平无事”、争做“太平官”是信奉好人主义者的特性,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既不愿承担责任也不愿投身实践,生怕因为自己的辛勤工作抢了他人风头,引来他人嫉恨;生怕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而给别人留下口实,给自己带来麻烦;生怕自己的公正言行成为引起他人打击报复的“祸根”。故而,他们在该开口的时候言不由衷,在该坚持原则的地方和稀泥,在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关头耍“迷踪拳”,最终造成工作中“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难出成绩。

好人主义催生官僚主义。在上级对下级的关系中,它使上级成为“爱护”下属的“好领导”,为上级树立“大好人”形象,进而引起下级的盲目服从和盲目跟从;在下级对上级的关系中,它使下级成为“应声虫”,不敢或不愿指出领导的工作过失;在同级之间,它使同级同事关系虚化、弱化,造成以职务确定身份、确定关系的官僚风气盛行。

好人主义盛行的根源

理想信念动摇。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烈,一些党员干部在意识和行为上便容易背离初心。他们混淆公与私、情与法,在本职工作中夹带私利,习惯性地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讲原则,进而牺牲组织利益搞小团体利益,牺牲人民利益换取个人私利,最终变成干部队伍中的“软骨者”“食利者”。

封建庸俗文化余毒未清。其中,以关系学为代表的封建腐朽文化为“老好人”的诞生提供了催化剂,它致使一些党员干部为追求个人利益而一门心思拉关系、找门道、走捷径,导致帮派主义盛于集体主义、团伙思想重于团结思想,造成一些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以情代理、以情代法;以厚黑学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处世哲学为“老好人”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提供了法门;对中庸之道的偏差理解和畸形信仰也是衍生好人主义的重要原因,一些党员干部所自持的中庸之道是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他们既不敢批评他人也不愿批评自我、既不敢得罪他人也不愿展示个人、既擅于称赞他人的功劳也擅于“体谅”他人的过失。

利益绑架关系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因为理想信念动摇、工作原则丧失,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非常容易发生利益绑架关系。在这种关系之下,部分领导干部为维护具有某种关联的个人利益,便会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彼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特别是个别地方在选人用人时“唯选票论、唯呼声论、唯关系论”,导致一部分党员干部为赚取选票去充当“老好人”,凭借“好人缘”来突破“上位”难关,这也为那些擅于卖乖讨好的人提供了钻营的机会。

必须从严治理好人主义

首先,要巩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紧紧围绕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号召各级党员干部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

其次,要用好批评和问责这两把锐利武器。一方面,要增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性。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要“批到点上”“治到症结上”。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问责条例,实现权责面前一律平等,做到有权力的不放纵、有问题的不放过,特别是对那些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老好人”,必须严肃问责。

最后,要落实党内民主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民主氛围。为那些想说真话、想干实事的党员干部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提供保障,进而让更多党员领导干部在想说真话的同时,敢说真话、能说真话;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要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加快推进选人用人体制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使那些依靠“好人缘”占位置之人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