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北京“地铁扫码”事件:存安全隐患 或涉嫌违规

北京“地铁扫码”事件:存安全隐患 或涉嫌违规

来源:法制网 发布时间: 2017-03-08 浏览:14271 次

“您好,我正在创业,麻烦您扫码关注我一下,”对于经常乘地铁出行的乘客而言,有没有觉得这句话特熟悉。近日,这一司空见惯的扫码事件却扫出了事端,一段男子北京地铁辱骂、推搡两女孩、抢夺手机的视频引爆网络,起因就是两名女孩在地铁中让乘客帮忙扫二维码。


   5日,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通报称,警方经过连夜工作,先已将嫌疑人张某(男,17岁)查获。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律师表示,涉事男子在公共场合公然辱骂、推搡女孩、抢夺手机的行为虽然从情节上讲,尚不构成刑法意义的犯罪,但其行为已经涉嫌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明确规定,有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以及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男子辱骂、推搡、抢夺他人手机的行为固然涉嫌违法,但在地铁上遇到陌生人请求扫码时,也要多想下这种扫码存不存在安全隐患?地铁上扫码是否违规?


   据媒体报道,“扫码族”事实上并非真正的“创业族”,他们多是一些推销自己商品的微商,或是一些增加微信公众号粉丝的人员。但近年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电信诈骗案件,作案手法不断创新,有些更是利用扫描二维码植入木马程序进行诈骗。


   很多人的微信都绑定了手机号、银行卡等,一旦扫码让手机中毒,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资金被盗刷。此外,二维码背后还可能有恶意APP的下载链接,扫码后,给手机下载一个恶意APP或假冒网购、支付应用的APP,一旦在APP上输入支付账户密码,资金也面临着被盗刷的风险。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地铁扫码一定要谨慎,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在这次事件中,有部分网友提出疑问,难道女子地铁上要求扫码就不违法吗?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如2015年实施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其中规定,禁止乘客在车站、车厢内乞讨、卖艺,禁止在在车站、车厢内派发广告等物品,地铁扫码实际上已经涉嫌在地铁里打广告、做宣传。


   北京康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立宏向媒体分析称,地铁《行为规范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地铁上实施商业行为。如果事情起因是当事女子出于商业目的要求他人扫码,打扰了乘客的安宁权,也应该受到处理。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朱波杰表示,当下自媒体环境下,这种通过刷微信求关注的营销行为并无不当,无强制行为,双方愿意并不违法。但是,用户关注后,推送一方存在恶意虚假宣传、销售伪劣产品等行为时,就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