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春风化雨润心田 ——河南省“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综述

春风化雨润心田 ——河南省“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综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 2017-04-01 浏览:13620 次

核心提示:

7250余场法治讲座、6678次集中宣传活动、近1632万份(册)各类宣传品、1550多场文艺演出、8500个法律服务窗口、近6万个法治橱窗和固定宣传栏,近150万人次法律咨询……这是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省“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交出的答卷。


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省各地按照省综治办、省普法办、省法学会的部署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扎实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较好地实现了条块齐动员、乡村全覆盖、服务到基层的预期目标,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向学生发放口袋书

▲向群众发放宣传册

▲接收群众法律咨询



1.周密部署,上下联动全省齐动员下活“一盘棋”


1月13日至2月28日春节期间,省综治办、省普法办、省法学会下发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着力构建法律服务便民、法律援助惠民、法治宣传为民的法律服务新常态,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省综治办、省普法办、省法学会联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具体办事机构,在全省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结合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法律服务工作,确保便民惠民。”濮阳市委书记何雄对活动作出专门批示。


郑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黄保卫主持召开书记办公会、会长办公会;漯河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王勇主持召开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部署活动开展……一时间,“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如火如荼地在全省各地开展。


很快,按照“省级统筹、市级指导、县级实施”的工作要求,各地均明确了由法学会牵头,综治办、普法办协同,政法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纷纷组织政法干警、法律工作者、法学工作者、法学会会员等深入基层群众,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便民服务,确保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100%全覆盖。


为严格督导检查,推动责任落实,活动期间,省活动领导小组组成3个督导组,分别到各地进行随机抽查暗访,指导当地工作开展。在通过编发简报交流信息、形成导向、促进工作的同时,省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多次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点评各地好的做法,指出问题,并根据督导和平时掌握情况,下发通报及时提出要求。各地各部门也采取联合督导、定期督导、随机检查等方式,掌握基层开展工作的情况。



2.拓展渠道,丰富载体烹制不同口味“法治大餐”


“这是法治春联,这是申请法律援助须知,这是公证法律知识,这是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手册,这是农民工打工法律必读手册,这是法治年画,这是农民维权法律知识宣传页……”1月16日,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陆村集会上,该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从“法治宣传车”里掏出一沓沓“法治年货”,向赶集的群众一一介绍。不一会儿,500余套“法治年货”被一抢而空。


“看了以后非常感动,老年人和年轻人都受到了教育。”2月8日上午,金素珍说唱艺术法治书场在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热闹开唱,村民张风观看了三弦书《法盲王老三》后高兴地说。当日上午,三句半《消防安全掌中宝》、河南坠子《法治教育顺民心》……形式各样、精彩纷呈的节目引得在场观众掌声不断。


活动期间,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活、内容实、接地气、受欢迎的送法服务活动,基本做到了活动载体多样、内容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


洛阳市瀍河区在8个街道办事处建立社区法律服务咨询接待站,开展“一事一法”法律服务活动。南阳市新野县在各乡(镇、办)设立法学会工作站,在各村(社区)设立矛盾纠纷“三理事”,参与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在卫生局设立法学会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参与化解信访问题。新蔡县依托该县北湖公园增加了60个法治宣传橱窗,加强法律宣传。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确保活动有声势、有力度


“遇到亲朋好友说要借钱,千万不要急于汇款,要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对于中奖信息要立即删除,不予理会……”这是信阳市公安局民警新编印的《预防电信诈骗20招》的部分内容。“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中,该局根据电信诈骗案件进入高发期的实际情况,持续组织民警深入乡村,指导留守妇女、老人学习预防电信诈骗常识。


各级各部门把宣传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抓手,采取有力措施,营造舆论氛围,确保了活动有声势、有力度。

加强组织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明确专人负责宣传工作,对舆论宣传工作作出统筹安排,对活动宣传工作作出具体要求。焦作市实行周报信息制度,要求各县(市、区)于每周五下午下班前将工作进度,包括反映活动开展的相关文字、图片、数据等报送至市综治办和市法学会,收集整理后,以简报形式予以刊发。


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省法学会通过河南法制报、平安河南手机报、省法学会短信平台、河南法学网、“法治中原”微信公众号和“法治中原”头条号发布各地工作动态,同时积极协调人民网、新华网、法制网、民主与法制网、映象网等对全省“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也都在当地报纸、电台、电视台开设专题栏目进行法治宣传,播报活动信息。


拓展宣传渠道。信阳市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利用长安网群、信阳政法网、“法治信阳”微信公众号、“信阳法学”头条号、手机短信等积极宣传春节期间防盗抢、防诈骗、防赌博的法律常识,提醒广大群众谨防上当受骗。兰考县在电视台开设“以案说法”电视专栏,在互联网上采取“法律难题面对面”网络咨询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报纸有字、广播有声、网上互动,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4.突出重点,增强实效牵住“牛鼻子”下好“先手棋”


针对春节期间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出现的特点,特别是农民工集中返乡的实际,许昌市在火车站广场举行“背起法律行囊、维权就有保障”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为现场群众进行法律方面的释疑解惑,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我们外出打工,生怕惹上麻烦,这一下车就有人给我们讲解法律知识,让我们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真好!”从广州回来的农民工王强说。


活动期间,各地认真贯彻方案要求,把开展活动与当前的重点工作相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与群众关注的问题相结合,与部门职责任务相结合,与法律“六进”活动相结合,做到抓重点问题、抓重点人群、抓重点领域,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抓重点问题。邓州市举办主题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在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法治讲座,就婚姻家庭、非法集资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宣传。永城市围绕精准扶贫开展法律服务,通过“政策宣传”“送法进农村”“三下乡”等活动,助力农村脱贫攻坚。鹿邑县组织“法律服务进基层”宣讲团,在全县26个乡镇举办法治讲座,对贫困村、贫困户开展上门法律服务。


抓重点人群。汝州市为全市2600名行政执法人员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专题法治讲座,分9个批次为全市1530名基层干部开展了专题法治讲座。


抓重点领域。新乡市红旗区开展“关注农民工、送法到身边”活动,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解答疑难问题,提升农民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5.巩固成果,持续推进推动法律服务工作常态化


3月24日上午,漯河市郾城区司法局组织律师、公证员、党员普法工作者等10余人,深入新店镇冯庄村春会现场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送法进春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来往群众送上法治大餐。


3月25日上午,郑州市中级法院行政审判庭联合该市基层法院的行政审判庭走上街头开展“行政审判宣传及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向过往群众发放行政审判普法宣传册,并认真解答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


弘扬法治、服务民生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两个月的集中活动结束后,“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并没有按下暂停键,不少地方对巩固、深化活动成果作出了安排。


郑州市将2017年确定为“基层法律服务年”,明确郑州市要结合维护社会稳定、平安综治、防范邪教、依法治市和国家盛会、节假日安全等开展法律服务。鹤壁市制订《关于组建专项法治宣讲团深化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方案》,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常见、高发案事件类别,坚持“用本地专家、讲鹤壁故事”的原则,从全市政法战线精心选调政治业务素质高的骨干,组成涉及伤害案件、交通肇事、电信诈骗、家庭暴力、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农村邻里纠纷、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八个方面的专项法治宣讲团队,采取巡回宣讲、网上宣讲、视频播放等方式持续开展活动,使活动达到常态化、制度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地各有关部门通过对“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进行深入总结,不断深化活动成果,把法律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日常性工作,摆在了应有位置,持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实现了法律服务工作在基层全覆盖、常态化、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