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西峡县法学会:坚持法治引领 打造特色阵地

西峡县法学会:坚持法治引领 打造特色阵地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7-21 浏览:12921 次

进一步增强西峡县居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文化价值体系。近年来,南阳市西峡县法学会高度重视群众法治宣传教育,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西峡县法治文化广场、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村(社区)法治学校等法治宣传阵地辐射带动作用,精品打造法治宣传长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律服务学术交流,加强普法宣传队伍培训,筑牢群众法治宣传主阵地,全力推动西峡县法治建设。

以县法治文化广场为引领

打造群众法治宣传阵地

南阳市西峡县各级法律服务组织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西峡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杨松林同志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业内专家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先后精品打造县级法治文化广场1处,乡镇(街道)法治宣传长廊20余处,村(社区)兴建法治游园100余处,有力推动当地法治建设。位于县城北郊的西峡县法治文化广场,占地9万余平方米,投资10余万元,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法治文化广场”标识牌3个,法治典故立牌5个、法治圆形石刻10个、法治格言20余条、法治书籍13本、法治漫画20副等。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宣传内容,将传播法律知识与提升城区综合文化品位相结合,营造良好法治文化氛围,使广场成为集法治文化、法治宣传、休闲健身于一体的高品位、多功能法治文化阵地和全民普法窗口,全面展现西峡县“法治城市”建设成果。以莲花街道、五里桥镇慈梅寺村为代表的乡村两级,充分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人文资源,不断加大和完善法治宣传阵地内软硬件建设,在校园周边、村委会等人群流动性大区域,精品打造法治宣传长廊和法治文化游园,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宗旨,确保法治文化阵地各具特色,各具内涵。借力西峡县“双提双建”、“传树争做”、“激情广场大家唱”和“法律进基层”,采取谜语竞猜、戏曲、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公众传播先进法治文化,使居民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感知法治文化魅力,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观念,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美化城市环境。



以乡村法治宣传阵地为引领

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

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结合“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要求各部门单位将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与自身建设有机结合,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融入法治创建活动当中,于今年上半年组织《宪法》、《监察法》等重要法律宣传活动,青年普法志愿者广泛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法律六进活动,利用法治宣传月、“12.4”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各级法治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法治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莲花街道法治宣传长廊

五里桥镇慈梅寺村法治文化游园一角

以特色法治宣传阵地为引领

提升法治宣传实效

依托西峡丰富的人文资源,将法治文化与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等有机结合,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以案释法及法律宣传,切实筑牢媒体法治文化阵地。开通“西峡政法”微信公众号,组织引导各相关部门利用传统节日、各类纪念日和法律法规颁布日在“西峡政法”微信上进行法治知识及相关活动的发布推广。编发部门普法活动微文40余条,粉丝从原来的3000人左右增长到现在的50000余人。